文書殿接見完大臣,才明白國事并非那麼簡單。
比如水患。
發過大水,隻要把銀子撥下去安頓災民,在當地設置粥棚,分發棉被棉衣。
先解決災民溫飽,等洪水退下,再建造屋舍。
想法很痛快,實行卻無比麻煩,先是銀子,國庫不算拮據,卻也不充實。
衆人圍繞着要撥多少赈災銀下去,就能争一上午。
好不容易統一銀錢撥下去。
結果接到急報,赈災銀在護送過程中,被一個叫金奇組織團夥作案劫掠。
幸好隻是搶去小部分,人員損失不大,順利到達南州。
火速派人前去調查,下令務必徹查官銀下落。
放下急報七八日,又收到懷州一地鬧了雪災。
雪下了足足七天七夜,覆蓋完所有物作建築。
屋子承受不住積壓坍塌,急急招來衆人商讨此事。
朝廷再撥下十萬兩銀子送往懷州。
鑒于開頭威燕将軍南州護銀案例。
群臣紛紛讨論,這次銀兩路線安排,準備下發時。
再次收到南州急報,當地縣官私吞大半赈銀。
對外謊稱銀子是在官道,被金奇團夥所劫。
銀子減少,災民所得熱粥數量,跟着一塊減少。
後不知是誰聽說,縣官貪污赈銀一事,消息大面積快速傳出,頓時民怨沸騰。
災民們紛紛向縣衙湧去,索要赈災銀。
官府抵擋不住,隻能退去,一時間縣衙被占領。
最後在縣衙廚房,找到朝廷所撥銀兩,災民怒火更甚。
從床底找到縣令,一頓拳打腳踢。
又将縣令捆綁,脫去身上官服,準備點火把人活活燒死。
被剛回南州養老的鄧太師,出面制止住。
災民見是鄧太師出面,場面稍微平複下來。
看到這眉頭已凝在一處,火一下從丹田升騰。
仿佛是用盡全身力氣,将案幾怒揮而下。
瞬華與前面大臣,不顧地上狼藉而跪。
“真是該死!”
怒不可遏大罵出聲。
瞬華見差不多時接話。
“不知出了何事,讓陛下如此動氣,還請陛下告知,好讓臣等為陛下分憂。”
将急報交給她,讓她念,擡手讓衆人起身。
聽後皆是一驚,忙低頭議論。
穆韋先出列。
“請陛下息怒,當務之急是趕緊派人前去南州,安撫災民。”
“以防再次暴動,否則出大亂子,還會危及京都。”
“再派去使者,将當地縣令斬首示衆,推出能者,做主料理災民一事,方能平息民怨。”
穆韋一口氣說完,後面大臣緊跟附和,息怨要緊。
從胸口緩吐出氣,望去。
“那依穆丞相之見,該派朝中哪位大臣,前去南州最妥。”
“依老臣看,瞬大人與高太尉,皆可擔此任。”
“百姓皆知瞬大人,是陛下身邊第一要臣。
瞬大人去就如同陛下您親去,這樣方能顯示出,陛下您對災民的重視。”
“隻要瞬大人一番撫慰,災民自會看在親行此程上,安定心神。”
“高太尉能繼續維持好,粥棚等一系列事物運轉,保證災民日常所需。”
“老臣想,災民紛亂場面,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聞得此言,側頭向群臣右列望去,出自外祖父榮國公之口。
穆韋視線深深落在外祖父身上。
當前安撫民心最重要。
目光一掃二人。
“就依榮國公所言,瞬大人、高大人,明日一早出發趕往災區,不得延誤。”
二人躬身答是。
商讨完隻覺得身上精力都去了大半,下朝批完幾個重要折子,回到雲泉宮。
半解從小莊子手上接過參湯,見有了一絲精神,她方禀報。
“陛下,今日宗正那邊,向宮裡送來羨翁主訃告。”
羨翁主!訃告!
剛登基時,将宗室平輩跟後輩差不多都封了爵位。
楊羨也是其中一位。
将手中永春伯上書,請封風露為世子一折放下。
不禁擡頭凝思,她怎麼就走了呢!
羨翁主早早便成親,想起她那段婚姻,當年也算是在京都轟動一時了。
并不是指她們的愛情,如何讓京都人羨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