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如果能找到當年做環評的那位工程師呢?”夏志琪欣喜若狂。
對啊,又不是十年八年以前的事,最多也就四、五年。當年的經辦人估計還在海城。
關鵬說這事兒包在他身上。
畢竟全市有環評資質的單位并不算多,哪些人有資格做環評分析,業内也都是公開信息。
他隻要挨個去問,不愁挖不出來。
夏志琪知道他藝高人膽大,惴惴不安地叮囑道:“你千萬不要铤而走險啊,不值得。”
關鵬說:“放心吧,我雖然不是學霸了,腦子還是有的。”
接下來的幾天,每次電話響起來都令她心驚膽顫。
一會兒擔心幕後黑手又來惹事了,一會兒擔心關鵬帶來的是壞消息。
沒想到第三天關鵬就有反饋了。
他說:“放心吧,我見到了當年親手做環評報告的那位大佬,春江沒有任何問題。是有人故意造謠在整你們。”
夏志琪喜極而泣,這幾天的坐立不安終于有了結局。
腦門上随時有石頭砸下來的感覺真不好受。
這時她才帶着牛皮信封去見甲方,一來是提醒,二來也是表衷心。最重要的是,她還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來應對即将到來的危機。
接下來就是等待某人來挑釁了。
對方既然在捏造事實,多半不敢露出真容,無非背地裡暗戳戳地謀劃。
可一切都寂靜如舊,并沒有進一步的動作。難道之前的一切全是虛張聲勢?
誰知沒過幾天,本市一家小有名氣的報紙發出一篇名為《敢問開發商天良何在》的社論,口吻和匿名信如出一轍,連照片都一模一樣。
終于忍不住現身了!
智邦早有準備,立即當天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并請來了律師、業主代表、公證處代表、電視台記者,稱得上濟濟一堂。
開發商借着這個機會,澄清輿論、激濁揚清,又把春江好好地給誇了一頓。
第二天,海城本地各大大報刊紛紛刊登了回應的文章,題目都是諸如《清者自清》、《走出争議》、《同行競争不能靠口嗨》。
公關危機化解,智邦上下都松了口氣。
開發商興奮之餘,立刻提出和智邦簽訂戰略合作夥伴的建議,雙方火速簽訂了意向合作書。
這樣一來,甲方爸爸在海城接下來的項目完全納入囊中了!
連潘國良都忍不住給夏志琪打了電話,說:“高,實在是高。”
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夏志琪有種眩暈的感覺。
哪知她還沉浸在幸福的漩渦裡沒出來時,一樁樁壞消息接二連三地傳來了。
首先,狄總的新項目不準備和智邦合作了。
話是小狄帶來的:“姐,你都做上豪宅了,我們這種普通房子,估計你也沒心思了,要不咱們就先暫停一下合作,以後再說?”
夏志琪無言以對。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智邦最近的發力點确實都在豪宅上,沒辦法,傭金多嘛。
可老狄稱得上是陪伴着她成長的良師益友,智邦最初能生存下來,也全靠他。
加上有琪琪那層關系,她曾經以為雙方的合作堅如磐石。
這件事令夏志琪難受了很久,主要是情感上的不舍。
哪知第二樁消息更令人驚愕。
沈薇辭職單幹了,還帶走了智邦的七名員工,以及老狄之前簽給智邦的兩個項目!
夏志琪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半夜裡有時會突然醒過來,然後一想起這事兒就再也睡不着。
然後她就去廚房切半個蘋果,找了個鐵勺不停地撓,直到用鐵勺把它一勺勺撓成泥。
自從她創業以來,不,自從她穿越後,夏志琪還沒遇到過這麼叫人抓心撓肺越想越生氣的事。
她對曹天嬌說:“這八個人當中,四個都能享受到我提供的買房津貼。現在他們甯可不要這筆錢,也要離開公司?我這個老闆是不是太差勁了,太不得人心了?”
曹天嬌完全不敢用過去那種譏诮一切的口吻和她說話,因為夏志琪說這話時兩眼通紅,情緒激動,明顯再添一把柴禾就能燒起來。
以前都是她安慰她,現在換了過來,她試探着用一種比較公允的口吻說:“可能人家堅信出來幹能拿到更多吧?”
另立山頭,在打工人看來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夏志琪不得不承認這話很對。
可她還是不甘心,又逮住吳茜抱怨,後者感慨道:“沈薇這丫頭,有點本事啊?”
夏志琪氣道:“還誇她!她這是背後戳我刀子,和勾引别人老公有什麼區别?”
吳茜笑笑,為她端來剛炸出來的粢飯糕,非常挺括的那種,裡面還有細細的苔條和火腿。
她說:“把老客戶帶走不仗義,但也不違法。再說老狄那邊去意已決,就算沈薇不下手,肯定也會落到别的同行手裡。你哪怕裝大度,也得把這戲給演下去,省得叫人看笑話。對吧?”
通過這件事,夏志琪得到了兩個教訓,那就是:
1、接受所有人的離開。
2、不要妄想所有的人都覺得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