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頭,吃着小酒與花生米的大漢頓時來了興趣:“開酒樓?我們鎮南城還真沒有酒樓,都是些小飯館,這開到這裡不會是什麼天價的東西吧?”
“到時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我今早路過那邊,那小樓裝飾得可真闊氣,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錢。”有已經看過了,特地說出來嘚瑟兩句的。
“原來那座小樓被賣出去開酒樓了,也好也好。原先是前朝的一個壞樓,後面知府修繕了還想着當藏書樓,誰知道咱們這裡就一個書院,也就空着沒用了。”一位老者搖頭晃腦地解釋道。
一時間,茶館裡不少人都對楊溶月即将開業的滿月樓起了興趣。如今沒有戰事,大家有時間了自然是愛湊熱鬧。
鎮南城一處院落内,一位青衫婦人正舉着一個木質長槍逗弄身前的小孩。
那小孩看着小小,卻十分專注看着自己娘親手裡的木質長槍,不斷嘗試伸手去勾。
屋内走出一名氣質溫和的男子,笑着看着兩人道:“阮娘,我聽連鑫說王爺回來鎮南城了,趁着小寶快滿月了,我寫一封請柬過去。”
聽見丈夫說話,阮荷擡頭,思考片刻道:“行你寫,不過到時候請柬上記得寫兩個人。”
聽見阮荷這麼說,文思遠有些莫名,但還是老老實實去寫了。
看着文思遠進了屋子,阮荷思緒飄遠了一瞬又很快回籠,繼續逗弄自己那着急得快說話的大兒子。
次日,楊溶月雖早早做了準備,但還是被酒樓外排了長隊的人給驚呆了。沒想到鎮南城百姓,居然這麼多,隻是為了看個熱鬧?
梅蘭跟在她身後不由得咋舌,頭一次看見這麼多人來排隊吃飯。此前在盛京,就算最多的時候也沒有這一半多。
頓時,店裡那些招來的退伍士兵便有了用處,一個個站在最外面。那些原本急不可耐,想着一探究竟的百姓們紛紛熄火,耐心排隊。
眼看着滿月樓門前越來越多的人,楊溶月當下也不耽擱。站在略微高一點的地方,便清清嗓子以便大家看過來。
“諸位鎮南城的百姓們,我雖是第一次來鎮南城,但是早前便聽說這邊民風淳樸,還有自己的特色吃食。趁着通商在即,這就來鎮南城開了酒樓,還望今日大家趁着開業半價,多嘗嘗,多評價!”
起初,大家也隻是覺得楊溶月說話新鮮。語調一聽就不是本地人,鎮南城外來的人是少數。
後面聽說今日全都是半價,頓時沸騰了。人群之中叽叽喳喳,都在猜測這酒樓會賣什麼吃食。
隻是不等他們期待後續,便聽見了一個壞消息。
楊溶月臉上的笑意給人如沐春風之感,隻是張嘴的話卻不是那麼好聽:“這頭一個月,因為我們酒樓人手不夠。點單的食客,我們現場抽簽選取五十位食客,其餘的食客可以選擇直接繳自助餐的錢,在酒樓内任意吃到飽。”
聞言,人群之中又是一片騷動。這自助餐是什麼?以及單獨吃飯的人居然每日隻給五十個?
但是看着這烏泱泱一群人擠在門口,大家又很是理解地點點頭。
雖早有準備,但是沒想到這鎮南城百姓居然如此配合,楊溶月原本有些擔憂的心思瞬間歇了,對今日開張的效果更添信心。
随着一隊隊的食客選擇了自助餐,酒樓内的林東與林玉接到消息,瞬間深呼吸開始準備起來。
盡管再三加多了許多保溫的木匣,但是依舊架不住擔心人太多,補不過來。
好在一半多都是油炸的食物,出餐快些。來不及的也有掌櫃的親自上手,這才在第一時間接住了進來的第一波食客。
而鎮南城百姓,在瞧見那一排排新奇的架子。空氣中擴散着各類食物的香氣,隻覺得不愧是盛京來的酒樓。
這東西的售賣方式,連帶着吃食都很是新奇。可以說是目不暇接,有那貪吃的,早早就在酒樓内夥計的幫助下,端着菜碟就開始四處取餐了。
這時候,那些烤肉、炒菜什麼的,反倒被冷落了。多數都選擇去寫着戚風蛋糕、雙皮奶凍還有油炸脆脆薯餅等新鮮玩意的貨架上湊。
“此物居然是甜食,吃起來甚是好吃,這甜味和白砂糖不一樣。”
“這東西吃起來太軟,甚至有些彈性。好似吃雞軟骨,但是卻是甜的!”
“還有這個,香脆得很,竟猜不出是什麼東西做的,但是絕對不是面粉。”端着脆脆薯的食客,雙眼放光地看着手上已經被咬了一口的脆脆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