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鬧鬧間,一行人終于抵達綜藝第一段的餐廳。這家名為珠島海鮮工坊的餐廳,名字很簡樸,卻是海島上開了近百年的老店,在當地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這是一幢位于海島邊的露天木屋,招牌菜是随季節變化,為每個季節苦心研究的特色鮮魚料理。木質餐桌上總挂着貝殼風鈴,叮鈴叮鈴響。
這家店主也養了一隻小貓,每當老闆娘端出秘制料理時,總有一隻三花貓蹲在屋頂監督火候。
但是既然是要做節目效果,飯就不能讓他們輕輕松松吃上,不過這也算是這家店的特色服務之一。如果顧客希望,可以親自參與餐廳提供的海釣項目,釣上來的東西作為用餐食材。
登上雪白大艇,發動機轟鳴響起,船頭劈開浪花,向海中心駛去。船長手把手教學,指導他們應該怎麼挂餌,怎麼拉杆。江舒穿着裙子不方便動作,助理準備的外套還沒送到,周許牧就在她身邊忙上忙下,幫她挂魚餌。
兩個人手忙腳亂,周許牧的指尖不小心蹭到江舒手背,在鏡頭之下,他的臉在陽光中肉眼可見地泛紅。
但他還在故作潇灑,挂好餌後拍拍手退後,得意朗聲道:“搞定了,釣吧!”
江舒怕甩不遠,釣不上大魚,于是整個上半身向後傾倒,接着用力将魚竿一甩——
她踮着腳尖往遠處眺望半天,卻遲遲沒發現魚鈎落在了哪片遠海,用了這麼大力氣,果然初見成效。
結果一轉頭,看見滿眼驚恐、無奈、卻莫名有點暗爽的周許牧。她順着他的手指位置向下看,看見魚鈎精準挂在他的編織腰帶裡。
“你這是釣魚還是釣人?”周許牧笑得有點壞,卻也沒難為她,自己順手把魚鈎從腰帶上取下來,重新挂上魚餌,幫着她把鈎再次甩進海裡。又給自己也挂上餌,甩好杆,兩個人坐在一邊,靜靜等待魚咬鈎。
另一邊,陸雪琪也在教練的指導下,幹脆利落地把杆架好,不住地朝海裡張望。簡以舟研究了半天,搞清楚全部魚餌的種類,以及這片海域什麼魚最多,最後才下好了鈎。
祝靈妙躍躍欲試,不停地往船舷上蹦蹦跳跳,簡以舟怕她在上面打滑,趕緊一把将她摟進懷裡,把她端在身前,讓她的小爪子抱着釣竿。
過了一會兒,祝靈妙感覺到自己面前的釣竿開始動了,她趕緊抱着釣竿往後扯,同時用尾巴抽着簡以舟的腿,喵喵喵地叫着。
快點來和我一起拉呀!
簡以舟也瞬間注意到了異動,趕緊開始收竿。釣上來的是一條在陽光下泛着粉紅色光暈的大魚,這一人一貓成功成為了船上第一個釣到魚的組合。
一船人圍着這條唯一的戰利品,心中重燃了釣上美味午餐的壯志。導演組裡有人開玩笑道:“以舟怎麼釣得這麼快啊?是不是小貓跳下去抓的?可不能作弊啊!”
簡以舟也笑,輕輕拍拍小貓毛茸茸圓滾滾的屁股,答到:“是我們小貓抓的,她掌的竿呢。”
祝靈妙昂首挺胸,搖頭擺尾,迎接衆人的誇獎。
有了第一條魚的鼓勁兒,大家釣得更有熱情了。周許和江舒,找簡以舟學藝:“以舟哥,有沒有什麼訣竅啊?也教教我呗,中午我們吃頓大餐。”陸雪琪也從一旁偏過頭,一臉好奇。
“也沒什麼秘訣,”簡以舟指指船闆上放着的幾種餌料,有面餌、沙蟲、腌制蝦肉、活蝦等幾種。為了方便幹淨,大家基本都選擇了面餌,“我剛剛問了下船長,說最近魚缺食物,味精腌過的蝦肉更鮮,它們對這個味道更加敏感。”
大家學到不算冷的冷知識,紛紛歸位,繼續全神貫注。很快,換了魚餌的主角團都紛紛釣上了各種各樣的魚,有芝麻石斑、扒皮、海鯉、黃衣。一條條扔進桶裡,各個活蹦亂跳,看着鮮香肥美得很。
祝靈妙在四個人的釣竿中間來回打轉,像個小貓監工,監督他們釣了些什麼魚上來給她當午餐。
陸雪琪看到小貓喵喵第三次踱着小碎步過來,趕緊把她揣到懷裡,捂着她的眼睛哄她:“喵喵,你去以舟哥那邊偷條魚來,就當是我剛釣上來的好不好?”
簡以舟時刻關注着自家小貓動向,自然聽見了:“可别拉着我們家小貓做壞事。”
海釣時間結束,桶裡的魚蹦蹦跳跳,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帶着戰利品,釣魚艇轟轟烈烈地往珠島海鮮工坊的位置開回去。辛苦一上午,總算等到吃飯時間,所有人都眼睛發亮。
後廚早已做好準備,讓魚在最鮮美的時刻發揮價值。
“麻煩各位大廚替我們選擇最适合的做法吧。”江舒忙活了一上午,頭發已經有些淩亂,卻比平時更有活潑生機。
大部分的魚都采用清蒸做法,用了不同的醬料,激出魚肉本身的香味。店裡用的秘制醬汁,口感甜辣濃郁,一口下去鮮嫩無比。姜蔥燒魚的口感更加清爽,味道抓人。
而一些零零散散肉比較少的小魚,則采用了椒鹽的煎炸做法,油香四溢,口感酥脆。
同樣不能缺少的是鮮切的生魚片,肉質肥嫩,入口即化。
一群人圍坐一桌,大快朵頤。光憑他們釣的魚還不夠吃,于是又加了店裡其他的特色招牌菜。
現釣魚注重本味,招牌菜就更加注重複雜搭配和創新做法。其中一道菜叫寶珠珊瑚鍋,用火山石鍋盛放着現撈海鮮,配上秘制的椰子水湯底。還有由椰子殼船盛着的鮮美魚子凍,魚子、魚籽醬加上鮮魚片,口感豐富鮮香。
另外,祝靈妙面前也擺着一個盤子,放着特殊的料理。原來是這家老闆娘因為自己養貓,所以更注重給寵物吃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