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悟南柯 > 第83章 小十

第83章 小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楊柯兀自拈起一顆,剝開紅殼,露出晶瑩玉潤的果肉,送入口中,清涼甘甜之氣瞬間彌漫齒間。吞下果肉後,她轉頭望向小十,這小子已長得和她一般高了。

她饒有興緻地自我介紹道:“十殿下,我是楊柯,咱們以前還一同罰過站呢。”

宇文潇聞聲,并不轉頭,隻微微颔首,應了一聲:“嗯。”沒有多餘言語。

楊柯感到些許尴尬,垂眸啜了一口茶,餘光裡瞥見他一直盯着盤中荔枝,半晌也不說話,于是心頭微燥,按捺不住,略略傾身,沖他問道:“十殿下……想要荔枝嗎?”

他這才将目光從荔枝上擡起,一本正經道:“嗯,品相很不錯。”言語間竟冒出幾分老成來。

話畢,他雙手并不動,穩穩定在身後。

楊柯心領神會,将荔枝遞過去,宇文潇這才略略颔首,伸手接過。

看着他的動作,楊柯不禁暗自感歎,真不愧是皇子,小小年紀就有了帝王風範。

不遠處的皇帝将這一幕盡收眼底,他放下茶盞,溫聲道:“楊柯,新政以來,你居中調度,勞苦功高,朕理應給你獎賞。說吧,你想要什麼?”

楊柯心頭一熱,“早日出宮”這四個字幾乎就要脫口而出,那是她初入皇宮、進入尚書局後的唯一念想。

她幾步上前:“臣——”可剛一開口,那晚在禦花園撿到的白色絲帕忽然闖進她心裡。

她若為了自己的自由,使用了唯一的獎賞機會,這固然不錯,但公孫大人呢?尚書局的同侪姐妹們呢?

那個“谶”字,像一道傷疤,不僅藏在公孫和清漪的過去,也悄悄地埋進了她的心底。她楊柯,不僅是她自己,也是尚書局衆多女官的其中之一。她們将大好韶華悉數掩埋進深宮高牆,雖獲得功名利祿,但卻連最基本的人倫之情都可望不可及。

楊柯深吸一口氣,将翻湧的心緒壓下,朗聲道:“臣蒙陛下賞賜,心中感念無以為報。但臣忝居官位,做這些事理所應當,本不該以微勞奢求恩賜。”

皇帝目光掃過在座的官員:“你有這份心,朕很欣慰,但嘉獎一定是要的。今日諸位愛卿也在,正好做個見證。你大可放心,但凡你所要之物,隻要于國無害,于理無悖,朕都會賞你!”

楊柯擡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不知陛下是否還記得,當年臣初入宮闱,懵懂無知,是您在崇文館,親自教臣内廷規矩、為官之道。”

望着皇帝探尋的目光,她繼續道,“如今,新政已定,朝綱煥新,臣以内廷女官之身得允出宮曆練,了解民間風習,深知……婚嫁乃是人生大事,亦關乎女子的終身幸福。”

“陛下,”楊柯提高聲音,“臣想來,宮中同侪無論年資深淺,皆侍奉陛下多年。但是,青春易逝,韶華難留。若能得蒙陛下開恩,賜予内廷女官婚配自主之權,像是尋常女子一般覓得良緣,成家立業——”

“陛下,此議萬萬不可!”鄭儀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女官婚配,自古未有,宮中女子,當以清心寡欲,侍奉皇家為要。若許婚嫁,勢必心系外廷,如何能專心内職?此乃擾亂宮闱,動搖國本呐!”

禮部尚書也皺着眉頭附和:“鄭大人所言極是。祖制森嚴,豈可輕改?女子婚配後,心思難免分散于夫家子女,如何還能專注公務?此例一開,内廷恐生混亂,後患無窮。”

這時,一道尚顯青澀的聲音響起:“諸位大人,新政之核心,乃‘革除弊政,順應民心’。楊大人方才所言,正是此理。”

唰!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在宇文潇身上。

忽然被衆人注視,小十的耳根隐隐泛起了紅暈,他挺直脊背,眼神飛快地掃過楊柯,仿佛在尋求認同和鼓勵,然後轉向皇帝。

皇帝微微一笑,道:“潇兒,你有何看法?”

“兒臣認為,宮中女官,都是父皇的子民,且是忠勤有功之臣,她們為國效力,更應獲得優待。”随着話語漸漸深入,小十的聲音也逐漸沉穩下來,“若連尋常女子都有的婚嫁,她們都不能享有,兒臣覺得……覺得……”

他忽然卡住,似乎在找一個合适的詞,眼神不自覺地瞟了楊柯一眼,楊柯立即接道:“想來十殿下想說,若尚書局姐妹連婚嫁都不能擁有,恐怕有失公允。”

宇文潇道:“楊大人所言正是兒臣心中所想。”他頓了頓,努力組織着語言,“其二,鄭大人擔憂女官婚配後會分心。兒臣倒覺得,像是公孫大人,還有楊大人她們這樣盡心竭力的官員,若……若能因考績優異,獲得機會嫁給心上人,兒臣想來,她們或許會更加安心,做事反倒更長久。強行壓抑……那個……人倫之情,反容易生出……嗯……幽怨,并不是長久的辦法。”

鄭儀被小皇子這通“歪理”反駁,又氣又急:“十殿下,您年幼,不知其中利害,此乃祖宗法度,有其深遠考慮啊。”

楊柯看着小十尚且稚嫩的臉,心中五味雜陳,當年那個沖她做鬼臉的小孩,如今竟能頂着壓力,在禦前為她們辯駁,雖然磕磕絆絆,但字字懇切。

她開口維護道:“鄭大人,十殿下年紀雖小,卻已能體察下情,更難得的是,體會陛下新政‘破舊立新、以人為本’的精髓。此種想法,難道不值得鼓勵?再者,若事事皆因循‘自古未有’,何來今日之新政氣象?”

禮部侍郎又問道:“這話确實不錯,但女子嫁了人,如何再入内廷,再辦公務?”

楊柯道:“侍郎大人擔憂管理,關鍵在于‘章法’,而非‘禁止’。”說着,她轉向皇帝,“陛下可制定細則,如限定年限、規範流程。這樣既能确保職守,又能體察民情,體現我朝仁政。”

大殿内一片寂靜,反對的聲音被楊柯的論辯暫時壓了下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