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叢林裡繼續走了一段,林夕一家發現下面官道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三三兩兩的流民拖家帶口,有的挑着籮筐,有的推着獨輪車,偶爾還能看到幾輛驢車慢悠悠地前行。
他們一家這才壯着膽子從山林一個岔路口出來,混入人群中,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臉上的刺青被人認出。
然而,沒有人多注意他們,反倒是一群人警惕地看了過來,仿佛生怕這群從山裡出來的人會搶劫似的。
看他們一家五口的形象确實糟糕,穿得破破爛爛,臉上都是黑灰,手上全是凍瘡,所有的家當隻兩個粗制濫造的藤筐和兩個背在身後的破包袱,不知道是從哪個山野裡逃出來的難民,确實讓人防備多于好奇。
韓柳氏走了一段路,觀察了兩邊的人群,這才從袖子裡拿出半塊冷餅,走到一位看起來面善的老婦人身邊,輕聲問道:“這位大娘,我們是從山裡出來的獵戶,不知道現在外頭是個什麼情形?”
老婦人接過餅,歎了口氣,壓低聲音說道:“你們還不知道吧?幽州城那邊全亂了!契丹兵一把火燒了大半個城,朝廷的駐兵又趕了過來,兩方人馬在城裡厮殺,到處都是哭喊聲和馬蹄聲。”
她歇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哪敢再待下去?大戶人家都往洛陽逃了,我們這些小門小戶的,聽說營州那邊好讨生活,正征集人開荒呢,就都往那邊趕了。”
林夕一家聽了,心裡一片怅然。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城裡的王德全和劉老大一家,以及當時沒有進城的袁大兵一家,還有韓家其他活着的女眷,哪怕關系不好,也在想他們是否還活着,是否也逃了出來。
然而,眼下他們自身難保,隻能将這份擔憂壓在心底,默默跟着流民隊伍繼續前行。
官道上的人流越來越多,腳步聲、車輪聲、低語聲交織在一起。林夕低着頭,緊緊跟在父母身後,耳邊不時傳來其他流民的議論聲。
“聽說營州那邊地廣人稀,官府還給分地呢!”
“分地?哪有那麼好的事,怕是騙咱們去開荒的吧。”
“總比留在幽州等死強,契丹兵殺人不眨眼,朝廷的兵也好不到哪兒去。”
林夕聽着這些話,在心中努力回憶現代學過的曆史知識,隻是她一個理科生,對詳細曆史知道得實在有限,隻大概知道這個時期不算混亂,應該戰争不會全面爆發。
所以她心裡還是堅信隻要一家人能熬過這段時間,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流民隊伍緩緩前行,官道上塵土飛揚,偶爾傳來幾聲孩子的哭鬧和驢車的鈴铛聲。
夜幕降臨時,流民們紛紛在官道旁找地方歇息。
林夕一家也找了個避風的地方,生起了一堆小火。韓柳氏從包袱裡拿出剩下的蒸餅和幾顆烤榛子,分給家人,怕散發味道惹來注意,也不敢再烤,隻冷着清水吃了下去。
他們一家邊上便是先前搭話的那位面善的大娘一家,大娘姓黃,家裡人口衆多。黃大娘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生子,一大家二十多口人緊緊聚在一起,顯得頗有氣勢。
林夕一家挨着他們,但也不敢靠得太近,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明天還要走很久,大家都早點休息吧。”韓守信低聲說道。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聽着周圍流民的低聲交談和火堆的噼啪聲,漸漸進入了夢鄉。
然而,他們不敢深睡,總覺得官道上比林子裡更不安生。雖然官道好走太多,但這裡人多眼雜,随時可能發生意外。他們隻得輪流守夜,時刻警惕着周圍的動靜。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流民隊伍便繼續上路。然而,走了沒多久,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林夕一家循聲望去,隻見幾個彪形大漢正圍着一家人,粗暴地搶奪他們的獨輪車和行李。那家人無助地哭喊着,哀求着,但周圍的人都冷漠地看着,沒有人敢上前阻止。
韓元慶和韓元祝兄弟倆握緊了拳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但最終還是沒有沖動。上次幫助袁大兵一家,還是因為實在看不過眼人欺負弱女子,但這次,他們隻能選擇沉默。
韓守信則低聲對家人交代道:“咱們别靠太近。這一路上,能自保就不錯了。”一家人默默地繞開那場沖突,沿着官道繼續前行。
走了一段路後,韓柳氏看了看不遠處的黃大娘家,趁着隊伍休息的間隙,走到黃大娘身邊,從包袱裡拿出幾顆烤榛子,笑着遞了過去:“大娘,這是我們山裡摘的榛子,您嘗嘗。”
黃大娘接過榛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哎喲,這榛子看着不錯,你們是山裡出來的啊?”
韓柳氏順勢坐下,和黃大娘聊了起來:“可不是嘛,我們在山裡待了一個冬天,村子回不去了,就隻能這樣從林子裡出來,不過對外頭的情況不太清楚,隻跟着大家往營州方向走。隻是營州那邊,您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嗎?我們這啥也不知道心裡沒啥底。”
黃大娘想了想,說道:“聽說營州那邊地廣人稀,官府給流民分地,還三年免稅呢。不過啊,那邊條件艱苦,地都是荒地,得自己開墾。而且,聽說官府還要求流民編入戶籍,每年要服徭役,日子也不輕松。”
“隻是營州那邊還算安穩,畢竟有官府駐兵,流寇不敢太猖狂。而且那邊邊防嚴格,契丹人一般不敢去。不過啊,這消息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準。我們也是聽人說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黃大娘補充道
另外黃大娘還提到,營州那邊除了開荒,還有招人挖礦的活計,掙錢多,但也很危險。之前他們村就有人活不下去了,去那邊挖礦,一年回來一次,倒是能帶不少收益,這次也有一些人是奔着這個活計去的。
韓柳氏聽了這些消息,心裡稍微有了些底,便又和黃大娘聊了幾句,才回到家人身邊,将打聽到的情況一一告訴了家人,一家人聽後,心中也多了一絲希望。
韓守信沉吟片刻,低聲說道:“看來營州确實是個去處,但咱們也不能全信這些傳言。這一路上,咱們得小心行事,盡量多打聽消息,别被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