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歲寒常青 > 第3章 中秋晚會

第3章 中秋晚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其他科目都發揮正常,英語也是。

在上下幾行109/100/103/104之間,常青的95尤其顯眼。

英語從來都是常青的短項。

初三前常青還不學無術的時候,除了語文因為某些神秘的力量遙遙領先,其他所有科目平等地爛。後來她痛改前非奮發圖強,數理化進步顯著,把她的總分提到了一個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從那時起,每一次考試,常青的英語分數就尤為突出地低。

常青花了很多時間在英語上,事實上常青的英語一直都在進步,高一開學的第一場月考考了年紀七百多名,後來到每一場考試名次都在往前,到了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常青的英語已經進步到了年級三百多名。

然而,一方面常青的數理成績進步太過顯著,另一方面在重點班這點子進步根本不夠看。

常青的學習動力再一次被激發了,明明剛剛考完,即将國慶放假,整個學校都圍繞在激動輕松的氛圍裡,常青的錯題本/單詞本/閱讀理解題冊已經斑駁累累。

越嶼的事情被她扔在腦後,直到兩天後的中秋晚會,她才又看到了他。

中秋晚會從第二節晚自習課開始,趙依婷早早布置教室,前排講台和桌子被搬走,騰空了教室前的空間,和其他同學畫好了黑闆,做了ppt,準備了音響/氣球彩帶彩燈,整得有模有樣。

常青在旁邊幫忙布置,布置完了在一旁拍照,一邊驚歎同學們的才藝,一邊擔心聲音太大了吵到别的班級。

事實上确實影響到了旁邊的班級,課間十五班甚至十三十四班的同學都三三兩兩地聚過來,十六班前後兩個門熱鬧得不行。

趙依婷拿了主持的台本,常青幫她拍照,她早早打聽好了越嶼的表演順序。

兩個女同學在台上合唱,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教室裡氛圍已起,底下同學們都在跟着唱。常青環視教室一圈,沒看見想看見的人,悄悄起身離開了座位。

教室裡關着燈,隻講台前投影的幻燈片發出些許幽光,黑闆上挂着的彩燈起了個氛圍的作用,後半個教室光線稀少,常青離後門幾米外,看見個人影,高高瘦瘦地,虛靠在護欄上,看不清臉。

走出教室視線豁然開朗,越嶼正說着話,忽然扭頭看向門口。

常青迎面與越嶼來了個對視,不知怎的,對面的人一副自然的熟稔作派,常青脫口而出:“你怎麼在這?”

話一出她就懵了,自己把自己給吓了一跳,眼前的男生歪了歪頭,好像要說些什麼,常青搶先道:“她們快唱完了,你怎麼還在這?你不是下一個嗎?”

按順序下一個是仇思衷,再之後才是越嶼。

既沒有表現出對暗戀對象的在意,又有情理之中的順理成章,還能不動聲色地表現出自己對對方沒什麼印象,符合自己課間埋頭做題的死讀書人設,常青默默為自己的急中生智拍手鼓掌。

“是我?”

即将要吹笛子的某位同學這才記起:“是我嗎?”

常青一臉懵,對着仇思衷的臉“回憶”了會 ,又看了看越嶼,最後看向仇思衷,點頭:“對,是你,快去準備吧。”

好刻意……常青的靈魂仿佛離體升空,低頭看着自己的身體沒什麼表情地離開,仔仔細細審判自己的每個動作表情,最後給自己的演技打了個59分。

之所以不是0分,因為審判的對象是自己,得溺愛一下。

走到廁所門口時,常青渾身都在紅溫叫嚣的細胞才消停。

常青打開手機,背了一串單詞。

教學樓四層樓是13到16班,中間一條堪比大廳寬的走廊相連了高一高二高三三棟樓以及教學辦公樓,将13、14班與15、16班隔開。

常青一直覺得這樣對15、16班不公平,包括一二三樓的幾個班也是,每次老師走過來,先路過13、14班的前門 ,對應的卻是15、16班的後門。雖說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自覺,但老師突然出現在前門的沖擊力遠遠比不上他在後門的突現。

尤其是對常青這種屢次因為老師在後門被抓到的前問題分子。

但是這時候常青卻很喜歡這種設置。

在十五班後門處就能聽到絲絲樂聲,離近了樂聲逐漸入耳,常青在教室後門口,隐匿在教室後門口暗處,視野所及便是站在講台正中央拉小提琴的越嶼。

常青是個音樂白癡,幾年前越嶼拉了一首莫紮特的曲子,她後來聽了無數首曲子都沒找到記憶裡的調子。

然而站在那幾秒時間,她幾乎就能肯定越嶼現在拉的就是那一首曲子!

教室裡沒有人說話,安靜得好似能聽見塵埃在光柱間遊弋的聲音。舉着手機的、托腮聆聽的、低頭沉默的,所有動作都浸在流動的旋律裡,偌大的教室裡隻流轉着燦爛熱烈的樂聲。

教室裡光影散落,恰到好處覆在越嶼微傾的右頰,他的身影在背後黑闆上被勾勒出一個跳躍的影子,悠轉的音樂從空中緩緩而下,跳動的音符在拉奏樂曲之人身上披上了一層金色奪目的禮袍。

退出手機錄像界面,常青點開音樂軟件聽歌識曲,找到了這首第五小提琴協奏曲K-219,不出意外地發現這首就在自己某個吃灰的歌單裡,歌單名《莫紮特》。

輕盈靈動的旋律中,常青的記憶回溯到幾年前。

十二歲的越嶼抱着小提琴問常青想聽什麼,常青搖頭:“我不懂,小哥哥拉什麼都好聽。”

于是越嶼拉了一首自己最近一直在練的第五小提琴協奏曲K-219。

常青不懂音樂,她渾身還疼着,再好聽的音樂對那時的她都不過是牛嚼牡丹。

然而對着越嶼結束後亮晶晶的眼睛,常青還是裝出開心的模樣,拍手誇獎。

彼時她不知道,在未來許多個噩夢裡都會回旋起若近若遠的音符,告訴常青她在這裡。

音樂悠轉,跨越歲月與高二十六班的常青的發梢打了個結,鏡頭裡的越嶼面龐逐漸清晰,與十二歲的越嶼一點點重合。

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越嶼轉過頭,與藏在暗處還在教室外的常青對視。

常青心跳漏了一拍。

趙依婷已經站到鏡頭中心對着台本念詞,常青眼睜睜看着越嶼朝她走來,耳畔的雜音都化為呼嘯的風。

盛放的掌聲和贊美下走出來的天之驕子,常青見過無數次,軍訓演講完、升旗儀式上演講完、考試總結大會分享學習經驗下台,在掌聲的包圍中,老師們贊賞的目光下,越嶼戴着标準的微笑,耀眼難追。

然而這次不是标準的程式化笑容,越嶼看着常青,眉眼含笑,眉毛高挑,眼睛裡盛着比星空還璀璨的星光。

是因為燈光的原因。常青心想。

他從盛台走下,走向她。

嘴角噙着看不真切的笑:“終于不再裝不認識我了?”

“咔嚓——”

常青聽見臉上面具崩塌成碎片、掉落地面的聲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