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钺為孩子取名叫楚棠,這個孩子倒是符合楚钺的心意,是個兒子,将來可以為楚國征戰沙場。
周都洛邑,宋國國君宋祿又派人送來兩千镒黃金做聘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珠寶布料等東西。
看着這些聘禮,姬瑾心中樂開了花。因為王室衰微,諸侯疏于納貢,王畿的錢财一直緊缺,宋國送來的這些财物可以讓王室的生活寬裕些。
秋天,到了定好的婚期,姬瑾派遣大宰單升為姬媱送親,前來王畿迎親的是宋國正卿華長卿。
齊國,臨淄宮。
姜雲陵坐在韻節宮的庭院中,望着皎潔的秋月,秋月上斑駁的桂影,仿佛在涼爽的風中竄動,姜雲陵目光出神,若有所思。
聽說小王姬都出嫁了,姜雲陵想她還是自己的表妹,她已嫁了,自己卻還沒有出嫁。
皎潔清冷的月光下,姜雲陵垂着眸子,長而纖細的睫毛,在她的面容上投映出淺淺的暗影。
姜雲陵心道,她如今已經名聲狼藉,可能沒有人……願意娶她了吧。姜雲陵的面龐染上了落寞與哀愁,仿佛在秋風中搖曳的蘭花。
姜雲陵擡起頭,看到中天之月散發着柔亮的清輝,如果沒有人願意娶她,那她就去當巫兒吧。想着想着,姜雲陵緊抿雙唇,鼻尖微微發酸,眸子間溢出晶瑩的水光。
秋風吹在身上,姜雲陵覺得有些微冷。
晉國,绛宮。
姬柳的孝期已經過了,姬晟大快朵頤地吃着烤肉。身旁的祁彰向他投來略帶嫌棄的目光,自從出了孝期後,姬晟就天天吃肉。
目下天寒,姬晟穿着厚重的大氅,吃完這盤烤肉後,又吩咐左右侍者給他端一大碗羊肉羹來。
熱騰騰的羊肉羹令姬晟食指大動,在冬日吃這些熱飯更令姬晟感到暖融融的。
姬晟顧不上用勺子,直接端起碗來咕嘟咕嘟地喝。
“我前幾日教你的兵法會了嗎?”祁彰開口問道。
“舅父,在吃飯呢!不要提功課,我還沒有吃飽呢。”姬晟嗔怪道。
姬晟今年十七歲,祁彰想到先前和鄭伯約好讓姬晟娶鄭國公主。但是長幼有序,當時姬瑄還沒有訂婚,接着又是姬柳病逝,這件事就耽擱下來,祁彰也沒有向姬紹提這件事。
祁彰覺得如今姬晟年紀還不大,這件事也不着急。
另一處宮殿,姬瑄來找姬秋莪:“阿妹,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知道是該先告訴阿母還是阿兄。”
姬秋莪見姬瑄眸子間閃着星辰般的光澤,似乎還透着幾分神秘感,好奇地問道:“什麼事情啊?”
“我喜歡一個女子,想要娶她為妻。”姬瑄瞳眸間沒有躲閃,透着舒朗的光華。
“是哪家的姑娘呀?晉卿家族的嗎?”姬秋莪正在疊衣服,是她自己做的一套新衣,想要送給楚薇。
“不是。”姬瑄也不賣關子,道,“是齊國的三公主。”
姬秋莪想了想,雲陵公主的名聲并不好,她抿了抿唇道:“阿兄,我聽說雲陵公主她……克夫,你真的要娶她嗎?”
“傳聞未必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克别人不代表也克我。”在姬瑄看來,衛太子沖分明是被狄人打死的,衛國不歸咎于狄人,反而怪罪姜雲陵,這是不合理的。
“既然阿兄已經決定好了,我會幫助阿兄的。”姬秋莪眼中透着明快和爽朗,沉思片刻後道,“我們應該先告訴阿母,剩下的由阿母去辦就好了。”
“阿母,女兒新做了一件冬衣,送給阿母。”姬秋莪笑着奉上衣服,面上出現兩個淺淺的梨渦。
楚薇撫摸着衣服,想到她曾經流掉過一個女兒,然後便再無所出,後來扶養了姬瑄和姬秋莪兩個孩子,如今孩子們都長大了,她之前設想的孩子們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瑄兒,你今年已二十,早該議婚了,王姬已經被王上嫁到宋國,阿母看齊國的雲陵公主秀雅絕倫,與你甚配,不知你可喜歡?”楚薇問道。
“孩兒當然喜歡,若能娶得雲陵公主,我别無所求。”姬瑄的黑眸恍若星辰。
楚薇見姬瑄答應了,又問姬秋莪:“秋莪,之前來過绛宮的阿钺你還記得嗎?他現在已經是楚王了,阿母想讓你嫁到楚國做如夫人,你意下如何?”
姬秋莪心想,諸侯國除了晉國,第二,強的就是楚國了,再次是齊國,第四是秦國。長兄已經和秦國聯姻,瑄哥哥将要和齊國聯姻,她和楚國聯姻就可以。
“全憑阿母做主。”姬秋莪道。
楚薇見姬瑄和姬秋莪都同意了,便去找君夫人秦青蔓親自說這兩件事情。
秦青蔓也覺得這兩件事可行,就告訴了姬紹。
姬紹思索了片刻,姬瑄娶齊女可以進一步拉攏齊國,而姬秋莪嫁到楚國可以在楚國植入晉國勢力,同時也能保持國内卿族勢力不變,便也同意了。
楚國,郢都。
服喪一年期滿,楚钺正式舉行即位大典,并冊封後宮。
依照周制,異姓諸侯的後宮位分設有六級,分别為君夫人,如夫人,美人,八子,七子,少使。
君夫人為楚子正妻,其餘為妾室,如夫人限制數量為八人,但八名如夫人地位也不相同。齊國和秦國的後宮位分也和楚國一緻。
楚钺冊封正妻秦青宛為君夫人。因為魯妙是魯國公主,又生下了次子楚棠,便冊封為第二如夫人。楚钺比較寵愛鄭國宗室女鄭寶姽,加上鄭國國力排諸侯國第五,便将她封為第三如夫人。蔡國公主蔡如燕生下第三子楚南有功,就封為第四如夫人。
申荼的父親隻是楚國的大夫,楚钺就封她為美人,位分低于如夫人。
楚钺飲着宮人釀造的桑葚酒,紫黑色的桑葚果釀成酒水,香醇的味道在口中久久不散。
楚钺揚起頭飲着桑葚酒,黑瞳閃過一絲落寞,他此次冊封後宮,如夫人之首的位置還空着。
因為第一如夫人的位置,他想留給一個人,便是齊國公主姜雲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