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槐村所屬的公社就叫紅旗公社,整個公社差不多有十多個村子,翻過一個土坡,就看見河對面有一條五十米左右上的破爛街道,這條街道上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就是供銷社的門市部,兩間青磚砌的瓦房,門口挂着一塊木牌,上邊用綠墨水寫着“紅旗公社供銷社”的幾個大字。
這條街上的北邊就是一座國營小食堂,經常能見到過路的司機從駕駛室上跳下來,财大氣粗的點上一盤豬頭肉,再拌上半斤鹵子面條,每當這時,周圍的人往往會向他們投去羨慕的目光,對于這些平日裡忍饑挨餓的人來說,能夠大口吃肉是一件最幸福不過的美事。
再公社前邊,就是紅旗公社唯一的一所中學了,幾間灰白的教室容納了全公社兩三百個的初中生,紅旗公社初中隻設立了初中部,再想往上念高中,就得到縣城裡的中學去了。
公社上還有一座簡陋的醫院,裡面隻有兩三個醫生和幾個護士,平日裡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也不來公社醫院,要麼熬一熬就過去了,要麼就上縣城裡的醫院去,那邊的醫療水平和環境都比公社醫院要好不少。
喻娟芳把自行車停在榆樹前,給車上了鎖,才對棠棠說道,“先到國營食堂去吃點東西吧,再帶你到供銷社去。”
棠棠有些意外,她已經做好了要被送去别人家裡的準備,但舅娘卻說要帶她去國營食堂吃東西,“啊?”
“愣着幹什麼,走啊。”
棠棠還是第一次到國營食堂這樣的地方,隔着玻璃窗能看見裡邊抻面的胖師傅,食堂門口挂着塊方二尺的小牌子,上面用粉筆寫着食堂今天供應的主食和菜譜。
喻娟芳問棠棠想吃什麼,棠棠不識字,隻能在小黑闆上随便指了一個。
喻娟芳便點了兩碗不同的面,一碗豬肚面和一碗排骨面,交了錢和糧票,那炊事員就給了她們一塊寫着号的牌子。
今天不遇集,食堂裡人也不多,喻娟芳領着棠棠找了個角落坐下了。
豬肚面是用鹵過的香辣豬肚切成薄薄一片,看起來麻麻辣辣的。每一塊排骨上面都裹着醬汁,濃油赤醬,感覺一嗦就能脫骨了,光看着就讓人咽口水。
棠棠才知道自己點的是豬肚面,滿滿當當一大碗,上邊灑在碧綠的蔥花,她看到喻娟芳開始埋頭吃面後,才自己也拿了一雙筷子吃了起來,這面條是用白面做的好東西,平日裡能吃到精糧的機會可謂是少之又少,面條爽滑脆彈,還有上面的香辣豬肚特意用豬油炒過,咬起來脆彈彈的,一點也不韌,面裡都是豬肚的香味,滿口餘香。
棠棠連面渣子都沒舍得放過,連着香噴噴的面湯一塊喝下去了,肚子漲得圓滾滾的,她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面,幸福滿足得想哭。
吃完面後,從國營食堂出來,喻娟芳帶着棠棠去了街前頭的供銷社。
這個供銷社的門市部從裡面看還挺大的,裡面有兩三個售貨員,分了幾個區,有賣日用品、食品還有文具以及布料。
日用品區主要是油鹽醬醋、火柴、蠟燭等占了大頭;食品區主要就是一些便宜的水果硬糖,發酵餅幹,玻璃格子裡裝着現烤出來的雞蛋糕,空氣中彌漫着濃郁的雞蛋糕的香味,上面的标價寫着八毛錢一斤;以及布料區,有好幾種不同顔色紋樣的布料。
喻娟芳看了眼,主要都是些棉紡料子,都是城裡棉紡廠出的,看着顔色鮮亮,摸起來手感也挺軟乎的,“你自己挑一個喜歡的吧。”
棠棠臉上浮現一抹難以置信的驚訝,她僵愣了好一會,才把手放在自己身上擦了擦,走上前去,打眼看着眼前這好幾種顔色的衣料。
有黃色、粉色、藍色、綠色、藍色、白色的,摸在手裡可軟和了,還有一股特别好聞的布料的味道,棠棠最後選了一塊黃色碎花的布料。
喻娟芳就讓售貨員按照棠棠的身量扯了六尺的料子,還另外買了三尺墨藍色的布料。
除此之外,喻娟芳買了家裡急缺的鹽和醬油,給棠棠買了兩截用來綁頭發的紅頭繩,給家裡幾個小孩買了墨水和本子,難得來一趟供銷社,她有心給家裡幾個小孩買點零嘴,就讓售貨員給她稱了一點最便宜的那個水果硬糖。
事情辦完後,喻娟芳便像來的時候那樣,蹬着自行車載棠棠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棠棠坐在自行車的後座上,手捏緊了喻娟芳的衣角,她埋着頭眼睛紅紅的,趁喻娟芳不注意的時候忙把眼淚給擦掉了。
喻娟芳從箱底翻出軟皮尺,叫棠棠站直張開手臂幫她量尺寸,“肩圍28,衣長44,下擺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