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從喻娟芳說要蓋房子後,棠棠和蘇覺勝每天放學了就往河裡田裡跑,有時候從河裡撿一簍子鵝卵石,有時候又去田裡挖回來半畚鬥黏土,有時候抱回來一大把田裡的碎麥稈,這些蓋房子都能用得上嘞。

九月份,蘇覺生順利從紅旗公社初中畢業升入原林縣高中學習,蘇覺孝也從榆槐村小學畢業進入了紅旗公社讀初一,兩個孩子升學都比想象中的順利許多,這可把蘇會民高興壞了。

盡管現在不看重什麼文憑學曆,小學沒畢業的農民去當縣委書記,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返鄉種地為農業生産做貢獻,這種宣傳天花亂墜,喻娟芳雖然小學畢業,但她跟丈夫的想法是一緻的,他們都希望孩子都能多讀點書,哪怕将來還是回到地裡當農民,但多讀點書将來遇到事總能眼界更長遠。

喻娟芳在自留地裡拔了兩個新鮮的水蘿蔔,回家之前順道去了一圈劃分的宅基地。

他們家的宅基地就在村西頭,離老屋不遠,特别寬敞,而且地勢很好,位置高,平坦開闊,背風向陽,前邊還有能供排水的溝渠,她沒有實際測量過但估摸着得有一兩百平,左邊空地上已經兩堆小山般高的鵝卵石了。

喻娟芳原本是打算蓋一座土坯房的,但蘇會民說等下半年再蓋房子,還有大半年時間,幹脆她就趁着這段時間多做一些鹵肉去賣,把手頭上的錢攢得再多些,到時候蓋一座磚瓦房,磚瓦房比土坯房堅硬耐住,看起來也更闊氣。

她現在手裡的錢已經攢到了一千七百多,秋收過後,喻娟芳和蘇會民夫妻倆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簡單畫了一個房子的“設計圖”。

不過大多數時間是喻娟芳在說,蘇會民按照她的想法來畫圖。

“堂屋放在正中間,給設計寬敞些,用來吃飯和放一些雜物,平時家裡來客人也能有個像樣的地方照顧。”

“行,堂屋大點好。”蘇會民已經在草稿紙上畫出來一個大緻的房屋輪廓。

“還有這卧室,得給孩子們單獨隔出來,不能再像這樣擠在一塊了,尤其是棠棠大了,該有自己的空間。”

蘇覺生也上高中了,實在是不合适再睡在一處了。

喻娟芳掃了眼角落裡亂七八糟的衣服和箱子,因為沒地方放,擠作一團皺巴巴的,“這卧室也得有個放衣櫃的地方,到時候找木匠打幾個衣櫃,雖說咱們沒多少衣服,但總壓在箱子裡皺巴巴的,穿出去也不體面。”

喻娟芳湊近看了眼圖紙,“廚房我想放在東邊,早上能曬到太陽,也能避避風,竈台得大點,平時做飯、燒水,冬天還能靠着取暖。”

蘇會民積極的順着妻子的話頭,“大竈台好,多砌幾個鍋口,一個用來炖菜,一個炒菜,再留個小的燒熱水,院子裡再砌個高度合适的切菜台,這樣切菜就用不着彎腰了。”

老屋這邊沒有專門用來切菜的台子,她們平時做飯要麼是在桌子上切,要麼就幹脆在井邊蹲着切,每次切菜都很累。

提到院子,蘇會民的興緻更濃烈了,“咱這院子,得砌個雞舍,養上幾隻雞,下蛋吃肉都方便,院子裡還得挖個地窖,存着蘿蔔土豆和白菜,這樣一來咱們家冬天也有肉吃。”

“等房子建好了,咱們可以在院子裡搭個葡萄架子,夏天就能在院子裡吃飯,涼快,再在這個位置開出一塊菜地來,我再把菠菜蛇瓜都種上,這樣咱們一整個夏天都不用愁菜吃了。”

喻娟芳跟蘇會民對視一眼,心裡感覺熱乎乎的。

他們終于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了。

老喻家房子不夠,喻娟芳嫁人之前,廚房的飯桌就是她的固定住處,嫁人後住的就是老蘇家的南屋,牆壁被煙灰熏得黑漆漆的,一大家子住在一個屋檐下,逼仄,吵鬧,她就在這裡生了三個孩子,現在大兒子都上高中了,他們總算能蓋一座新房子了。

雖然蘇會民是個幹部,但他本質上還是個農民的根子,農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蓋一座新房子。

次日一早,棠棠他們家的房子就轟隆隆的開工了。

一共三位工匠師傅,加上蘇會民下班之後就到現場來幫忙,喻娟芳就負責做飯和後勤補給,每天買肉專門挑肥多瘦少的五花肉買,盡量把菜給做得油水充足些,每天進進出出忙得腳不沾地,熱火朝天。

張桂香剛從娘家回來,就看見村西頭老三一家的宅基地開始動了,她臉色一變,這才分家多久,老三夫妻倆竟然真的要蓋房子了?

她之前聽見過喻娟芳和蘇會民在說蓋房子的事情,當時聽見了也隻是嗤笑一聲,覺得老三夫婦在癡人說夢,從來沒當真過,這年頭想要蓋一座新房子又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辦成的。

誰知道老三夫婦竟然真的要蓋房子了?

她沉着臉色回了老蘇家,正好看見了挎着籃子準備出門的于亞紅。

“老三他們請工匠蓋房子了,這事你知道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