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學堂烏壓壓坐滿人,甚至還有高年級學子。
學堂其實是太一大帝早年偶然得到的一顆芥子石,由于可容納上萬活物,便被他改成了學堂,方便統一授課。
與其餘大帝威嚴肅穆的形象不同,太一大帝看起來更像凡間和藹可親的老頭子。
他先是對諸位學子順利爬上萬道天梯表示祝賀,又舉了玄冥真人當年想借助外力爬上來,結果被法陣毫不留情地甩到第一階、摔了個屁股蹲的例子,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孩子們,你們能進入太一學府實屬不易,但成仙隻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修仙之路何其漫漫,危機、誘惑與機遇并存,必須堅守本心,方得無上大道。”
“你們既進了太一學府,便應遵守學府相關律令,無論在學府修行,還是下界曆練,都必須嚴于律已,以六界興旺穩定為己任,不可抹黑太一學府名聲,不可有損仙家風範。”
“諸位,可做得到?”
“做得到!”
群情高昂的學子紛紛作出承諾。
“好!”太一大帝欣慰撫掌,“日後将六界交到你們手中,我們也是放心的。”
…………
學府學業安排很緊湊,聆聽完太一大帝的勉勵後,便要趕去各個講堂上通識課。
給新學子安排的第一堂課是仙術典籍通賞。
玄冥真人進來便給學子們人手一塊玉簡。
“這裡面是曆屆大能所著的典籍,從身法變幻之術、點石成金之術到五行遁術應有盡有,甚至還有教做菜的,你們在課後自己挑感興趣的研讀,課堂上我不再贅述。”
“今天我要講的,是這本《大荒奇物》。”
“上古時期,女娲娘娘掌管萬物,那時還沒有如此明确的六界劃分,天地間靈氣充沛,名貴樹種更是層出不窮、并不鮮見。”
“扶桑神木便是其中之一,書中記載扶桑木‘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果實形同凡間桑葚,但更為甘甜。最重要的是,吃一顆,便可漲五十年修為。”
底下的學子紛紛發出驚歎聲,西王母的蟠桃已不易得,這扶桑果更是聞所未聞。
扶桑真人話音一轉:“但後來六界戰火不斷,尤其是萬年前仙魔大戰,扶桑木被魔界毀了個幹淨,現在六界中再難見其蹤影。”
他張開右手,向底下的學子們展示手中的那粒種子。
“這便是天界留存下來的扶桑果,你們可試着催發。誰如果能将其催發出芽,我便将這自帶萬畝靈壤的小天地贈給誰。”
“可是掌教,扶桑木如今不見蹤迹,種子豈不是價值萬金?我們如果把它弄壞了怎麼辦?”
玄冥真人哼笑:“盡管試,它沒那麼脆弱。”
頓了頓,他補充道:“我在太一學府執教這幾千年,還沒見過誰能把它催發出來。”
又有學子嘴欠:“那豈不是說明這種子壞了?已經壞掉的種子,當然催不出來了,掌教不想給小天地就直說。”
玄冥真人眼睛一瞪:“你這潑皮,給我站後面去聽課!”
他氣呼呼的,直到那名學子乖乖站到講堂後面,表情才和緩。
“你們入學時間尚短,還不能覺察出這顆種子中的生機。”
“我們雖能覺察出,但卻對如何催發它一點頭緒也無。這幾千年來,曆屆掌教都讓學子們試着催發,卻無一人成功。”
“那要用怎麼樣的手法去催發它呢?”有學子好奇發問。
玄冥真人搖搖頭,隻說:“此物我們已經研究許久,尋常仙法并不适用,所以才會讓你們試試。”
他沒有說的是:正是因為這些新學子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思維和功法運轉方式還未固化,所以想的辦法千奇百怪,說不定真能碰上一個奇才。
池檀坐在講堂靠後的位置,種子傳到她手裡的時候,已經被大家盤熱了。
她試着将仙力注入其中運轉一圈,如石沉大海,種子一點反應也無。
但池檀生來就愛鑽研,也不是急性子,她閉上眼睛,神識包裹住整個種子。
種子依然如死物,生機全無。池檀反複試驗也不得其所,又想起玄冥真人說的他們能察覺到種子中的生機,便試探着将神識緩緩覆于表皮上,再逐漸融入其中、仿佛渾然一體。
這種感覺很玄妙,扶桑果不再是一顆果子,而變成了她識海的延伸。
她的意識穿透了果皮,進入到了内裡。
還有人沒有試着催發,看見池檀閉着眼拿着種子一動不動,已經不耐煩地催促了起來,被敖冰瞪了一眼。
池檀對外界一無所知,她的識海“看”到了種子内部。
這是仙魔大戰後,從戰場遺迹裡挖出來的扶桑果。其中魔氣早已被天界仙氣滌蕩幹淨,但是内部依然腐爛掉了。
這便是種子沒法催發的原因。
池檀的神識在種子内部遊走,她想根據現在腐爛的結構,倒推出種子還完好無損時的樣子。
斷掉的維管脈絡蜷縮在一起,有些粘在内表皮上,已經分不清原來在何處。
既然分不清,那能不能用仙力造出來?
池檀仔細觀察了一下還能分辨出的維管脈絡,試着調動體内的靈氣,手動搓了個果絡,将腐爛、斷掉的兩頭連接起來。
然後再将仙氣注入這條果絡中,整條維管脈絡便泛着瑩瑩的光澤。
此法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