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這段往事,趙惜忍不住歎口氣,“唉——”
便宜了那個姓陳的,她記得原主給對方買過不少東西,這零花錢如果能要回來,也是一筆收入。隻可惜了……原主記憶不全,她也不知道陳周長啥樣,回去後如果冒然向人打聽對方,反倒對她名聲不利。
“好好的,歎啥氣?”兩人大包小包買了一堆,正準備回學校,此行說是滿載而歸也不為過,袁靜雲實在不理解她這轉變。
趙惜回過神,睜眼說瞎話,含糊道:“沒什麼,突然覺得自己不事生産罷了。”
袁靜雲:“咱們才大一,專業知識都沒學多少,你就想着就業賺錢?會不會早了點?”還沒學會走路,就想着跑步,太過于心急,雖然她也很急就是。
想到趙惜這段日子的努力,宿舍人是有目共睹的,她接着追問道:“對了,你給京市日報投稿,結果怎麼樣?有沒有反饋信息?”
趙惜算了下投稿時間,第一稿寄出去大概快一個月了,第二稿轉變立意角度,重新寫過後,寄出去才半個月。即使稿子被錄用,反饋信息給到她手裡,也是需要時間的。何況……還有不被錄用的可能……
她心裡沒底道:“沒任何反饋,大概沒被錄取吧。”
袁靜雲安慰道:“京市日報作為華國主媒報紙,可能要求比較高,要不你再投其他報紙試試?”
趙惜被說動,她日後要寫的主題方向五花八門,可能是社會民生,可能是體育賽事,也可能是其他未知的領域。而各個報紙都有自己的報道側重點,她确實該因地制宜,選擇合适的報紙才對,這樣可以增加稿子被錄取的幾率。
除了京市日報,她之前查詢有關象棋錦标賽的信息時,倒是看過其他報紙,隻是當時沒想到舍近求遠往别處投稿,所以沒記錄寄信的地址。
“你這建議好,回頭我找到其他報紙的收件地址,就試一試。”
由于放寒假,以及臨近春節的原因,公交車上人擠人,在百貨商場這一站地,趙惜和袁靜雲竟然沒擠上車。她們等了兩輛,實在沒辦法,又往前步行了一站,才堪堪能上車。
售票員喊着讓大家往後走走,可是趙惜她們被堵在門口,想往後基本不可能,連買票都是問題。
趙惜貼着袁靜雲,皺眉小聲囑咐道:“人太多了,先在這呆着吧,拿出買票的錢,顧好自己東西。”她不習慣這種比肩接踵的擁擠,總覺得不安全。
公交車啟動後,過了片刻,售票員的聲音近了些,隻聽對方喊道:“剛上車的乘客,買票了,其他人幫忙遞一遞。”
“我們兩個人的票錢,這位同志,麻煩給傳遞過去。”趙惜和袁靜雲把錢放一塊,給了離售票員所在方位比較近的乘客,然後他再傳遞給下一個乘客,最後票錢才傳遞到售票員手裡。
中途陸續有人下車,但不多,趙惜和袁靜雲的位置也從一開始的車前門處,慢慢往後挪,到了中間位置。眼看着京市大學還有一站便到,兩人開始往後門擠,準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