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為什麼老院長就算死了,也記得這些,甚至把這些搞成了執念?
别靈摸出手機,給李啟成打電話,想場外援助一下。
這時,老院長口中的關鍵詞又變了。
“錢童。”
别靈解鎖手機的大拇指顫抖了一下。他沒想到會在老院長的口中聽到這個人的名字。
錢童,一位2009年之前,在太陽花福利院當了好幾年志願者的中年男人。他在領養走另外一名男孩兒前,問過别靈:“你願意讓我做你的爸爸嗎?”
别靈當時連連點頭。
他當時快滿十歲,是個基本上不會有人來領養的年紀。但錢童,這位一直來福利院做義工的志願者,居然問他“願不願意被領養”。
别靈一直想被人領養,做夢都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爸爸媽媽,他怎麼可能不願意?
孰料,别靈點頭同意的第二天,錢童就帶着另外一名的男孩兒走了,再也不曾出現過。
當時,别靈透過院長辦公室的窗簾縫隙,看着錢童牽着那孩子的手離去,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知道自己年齡大了,很多人不願意領養這個年紀的,但他沒想到說好的事情也能變卦。
老院長在别靈身後安慰道:“沒關系的,别靈,以後會有機會的。”
别靈哭着說:“不會有機會了!我都要十歲了,再也不會有人來領走我了!”
老院長沉默半晌,忽然說:“如果你願意,以後我就是你的親人。”
别靈抽噎着回頭看他,對他的話更不信任。
這院裡的孩子都是他的子女,至今還有好些被領養的人,回來叫他“院長爸爸”或“院長爺爺”。
因此,十歲的别靈沒有把老院長的話當真。直到現在老院長去世了,别靈才發現,老院長有在好好履行這句話。
可惜,當時隻道是尋常。
老院長的魂魄依舊念叨着“錢童”兩字,他的身形停留在另一個架子前。别靈順着他的視線,在回訪記錄裡找尋相關記錄。
他很快就翻到了錢童的記錄。
錢童領養的男孩兒是别靈的好朋友,也是他在這個福利院唯一的朋友。
别靈小時候飽受鬼魂侵擾,他早些時候跟别人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别人隻會以為他有病。
隻有這個男孩兒,願意相信别靈,還說自己也曾見到過朦胧的影子。
如果沒有這個男孩兒的陪伴,别靈不會懂得如何讨人喜歡。所以,當錢童将那個男孩兒領養走時,别靈一方面是慶幸他找到了“爸爸”,一方面又很失望,自己仍舊是個孤兒。
現在時隔多年,他翻看有關這兩人的回訪記錄,心裡那股說不明的失落更加濃厚。
根據回訪記錄顯示,錢童對那個男孩兒非常好,帶他去了魔都,讓他進入名牌初中。男孩兒也很争氣,學習從最開始的吊車尾,變成中遊,再變成中上遊。最後,他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重點大學。
他們一起生活得很幸福。
阖上案卷,别靈閉着眼睛,忍着失落。
這時,他發現老院長說話的音調,忽然變成了“嚯嚯”的聲響。
别靈扭頭看去,老院長雙目翻白,嘴巴大張着,如蛇般粗的黑氣不斷從他口中冒出。
……這是怨氣附體,将變惡鬼了?!
可為什麼……
别靈猛地想起什麼來,轉身朝着檔案室門口跑去。方才還大開着門的地方,此刻隻有一堵雪白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