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大人的威脅鄭重面色不改:“下官自問無愧天地法度,不知需大人保下官什麼,下官隻知道本案有疑、不該潦草結案!”
“不該潦草結案?”張大人冷笑連連,“鄭大人,您急不可耐将小王爺抓捕關押時怎的沒想着要仔細調查?如今真相大白、隻有一個傷心過度的嫠婦因驚怒錯記仇人,鄭大人非要信她的話而不信衆口一詞,難道有何内情?”
“張大人!”月娥推開老婦捧着肚子含淚跪下,“民女所說若有半句虛言天打五雷轟!害人者就是周文謙、民女手臂上的字是他親手所寫,當日鄉親們都看見了的!說劉情偷偷逃走,宋府外那麼多人怎的沒人看見,難道他會隐身術不成!分明是至親王指使劉情為周文謙頂罪、又買通證人改了證詞,您怎能為了替周文謙脫罪冤枉民女和大人!您是皇上派遣的禦史,怎麼也官官相護!”
月娥轉向府衙大門,門外擠滿了圍觀的百姓,月娥以頭搶地痛哭哀求:“各位父老,那天的事真相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求見到周文謙等人行兇的、見到民女身上字迹的、知道劉情行蹤動向的父老站出來,為我夫君、為我孤兒寡婦主持公道!”
當日事情鬧得不小、許多人見到周文謙等人在宋府門口被抓、确實沒見着劉情,争吵對質時也全沒提到過他;劉情從汴州回來時未隐藏蹤迹、大家又都認得他,看見的人不少,他們都可出來作證。可作證就是同至親王府作對,又有誰敢?
百姓們你推我搡私語紛紛,可就是沒人站出來。此時至親王道:“宋氏,你痛失夫君焦心哀苦本王可以理解。此事畢竟由本王而起、又是本王府上管教不嚴,文謙本王定會重罰、你和你腹中孩兒本王也會好好安置,你就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别弄得雞飛蛋打!”
鄭重義憤填膺、驚堂木險些拍斷:“至親王,你膽敢在堂上威脅苦主!”
盧陵秋出言道:“此案前後證詞相距甚大、一時難以理清,既然鄭大人已派人前去汴州調查、不如今日堂審到此為止、待人回來再行審問。”
“這樣也非不可,”張大人看了眼至親王,道,“隻是既然無法證明害人者是周小王爺,就該把人放了才是,等去汴州的人回來再定劉情的罪。”
“什麼!”鄭重不肯,“那之後證明劉情無罪、事情是周文謙和至親王所為,張大人親自去王府捉人麼!”
“呵呵,”張大人抖了抖官帽兩翅,道,“那得看鄭大人所謂的‘證據’究竟可不可信了,若還同今日一般糊塗,鄭大人,最先問罪的就是你!”
“兩位大人息怒,公堂之上、百姓之前,要顧及朝廷顔面!”盧陵秋眼看鄭重也要被牽連,趕忙出聲勸解,“依本官之見、張大人所言不無道理,鄭大人,暫且放了周小王爺,劉情等人收押、容後再審!”
盧陵秋知道,鄭重絕找不到證明劉情無辜的證人、劉情頂罪已成定局,今日若不退這一步、鄭重也有危險,不如退上一步、至少想辦法保住鄭重;鄭重卻覺得,周文謙一旦放回王府、絕不會再受審,到時嫌犯隻剩劉情一個、他還能有其他結局麼!可今日再僵持下去、周文謙罪不了、劉情也無法脫罪!他不願放過周文謙、也不肯劉情受冤,他該如何?
鄭重看看站在堂中的周文謙、又瞧瞧跪伏在地始終不肯擡頭的劉情,他看向苦苦哀求的月娥,閉上眼,緩緩放下驚堂木。放了的人還能想辦法再抓,劉情一個奴隸若被定罪、無論如何都難逃一死了!
月娥并不意外,她不怪鄭重、她感激鄭重,她隻恨這朝堂上像鄭重一樣的官太少!月娥頹然跪坐在地,指着罪魁禍首周文謙破口大罵:“周文謙,你個豬狗不如的畜生、你個人面獸心的孬種!不過薄薄兩張紙、你就要逼得我們家破人亡;白長七尺軀,你自己做下的事都不敢認!為了脫罪你們颠倒黑白冤枉無辜,你們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麼?天地良心在,你、你爹,還有那個黑心的禦史大人,你們必遭天譴!”
張大人奪過驚堂木拍道:“大膽刁婦竟然擾亂公堂,還不把她拖下去!”
衙差們去拽月娥、月娥掙紮不肯,張大人拍案大罵,鄭重揪心不已,堂上亂成一團。
“都住口!”
一直冷眼旁觀的周文謙忽然開口。他沒管恸哭大罵的月娥,反而走到劉情身邊,踢了踢他的肩膀:“擡頭看我。”
鄭重怒斥:“周文謙,你要做什麼!”
盧陵秋有些意外,拉住鄭重:“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