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倒也不是不能掌握。
或是說,隻要她想,“系統”永遠會是她最忠誠的工具。
不過顯然,她不懂得均衡,不明白兩隻家犬之間亦會互相鬥争。
——為了博得主人的關注。
·
适應規則,理解規則,摸清它的邊界。
這樣,生活才會變得舒适且穩定。
我的行動向來如此。
·
我确實已經觀察她有一些時日了,早在變故發生之前。
最初隻是因為她操控虛空裝置的手段相異,不同于教令院内部的使用說明,這才多看了兩眼。
但我沒這麼閑,有時間去關注他人的生活,還不如思考“晚飯是什麼”來的有必要。
可誰讓她三點一線,生活規律到能讓人輕易察覺動向?
錯漏百出的遮掩,毫無保留的觀察,僵硬刻闆的行為模仿。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社會學調研試驗呢,怎麼會有人這麼适合成為社會上少有的樣本素材?
因論派裡,比起修習曆史,她更适合社會學。
拿自己做樣本,豈不是很方便?
·
非人的生命體,支撐她行動的卻是人的思想。
·
恐懼、猶疑、愧疚,這些情緒驅使着她一次次的偏向于關注我、幫助我。
若是換個有歹念的虛僞之人,她還會這麼做嗎?
——不會。
即便相處時日不長,我也能得出肯定的結論。
盡管沒有刻意提及,她的直覺确實幫了她不少。知道什麼時候該坦誠,什麼時候該隐瞞。
她是個非學術意義上的聰明人。
何況她的幫助存在一個前提:她是上位者。
她能控制我,或許是主觀,或許是客觀層面。
那句“絕對忠誠”幫了我大忙,她卸下了大半的防備。
至于後續的“強制休眠”,亦是如此。
她恐懼的對象轉移到了“系統”身上。
她在無法掌控的局面裡,最極端情況是選擇毀滅。
至于結局如何,就要看她狠不狠得下心,是自毀,還是一同……
·
“嗯?你怎麼在這裡?”
詫異的聲音打斷了思考,是近日足夠熟悉的聲線與腔調:咬字清楚,卻總是拖長尾音,像在撒嬌服軟。
她慣常示弱,不知不覺,這份習慣帶入了她的一舉一動之中。
我擡眼,見她抱着一袋咖啡豆,身後跟随的服務人員端着餐盤,馥郁的咖啡香氣彌漫。
“這種好天氣,最适合什麼都不幹。”
我翻開紙頁,回以合适的答複。
至于她的想法……顯然會把我認作是那個由她掌控的數據體吧。
說到底,還是缺少了質疑的習慣。
“唔……”她頗為無奈的看我,卻比進屋前放松的多,眉眼舒展,支手撐臉:
“要喝咖啡嗎?你好像沒有點……我難道忘記給你摩拉了?”
放下咖啡壺,倒滿茶杯的服務員一頓,隐蔽的放緩了取第二隻杯盞的動作。
無論是被認為“上交全部工資的可憐丈夫”,還是“被包養的情人”,都隻是外人的看法。
我倒也不在意。
她突然警惕起來,左顧右盼,瑟縮的好像遇到了危機,神色莫名,喃喃自語:
“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話了?”
“怎麼會呢,你說得很好。”
我也想知道你還能說出什麼話來,再給我安上幾個身份。
“才怪。你怎麼老是說反話。”語畢,她又有些懷疑,反思,“沒說錯吧?”
她有這樣的反思精神,倒是值得鼓勵。
我認可的點頭:“這句話,下次記得對你讨厭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