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造物被取出時,手指擦過内裡堆積的物品,就知道又該整理庫存了。
指尖按壓最頂層露出封皮一角的典籍,我合上腰包,面不改色。
·
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早已取走的字典,是什麼時候回到我的腰包裡的?
·
或許,并不是因為我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而艾爾海森又正好撞上了一條合适的快速直達此地的通路,兩人才會恰巧在就近的時間地點相遇。
——真相直指數據體本身。
但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事情總該有個解決的先後順序。
·
加紮裡不疑有他的接下阿麥塔機關,鼓搗兩下,成功安裝。
艙門自中心點逆時針旋開,尖銳如利齒。随後映入眼簾的是被藤蔓入侵的空間,遍地垂落的藤條,稀疏的葉片與花苞點綴其間。視線略微上移,是位于連接各層的中心平台上,懸浮于半空的巨像控制室。
葉與花的生長依賴陽光,稀疏符合常理。而莖條往往隻需養分、能量即可生長。
這處廢棄已久的巨像,數百年來從未開啟的機關,哪裡會有這麼多的能量供給植物?
我提問在此地研究數年的加紮裡,他略一思索,得出了結論。
“可能是這座遺迹巨像的爐心出現能量洩露了……五百年前黑潮發生後,沙漠裡不少機關逃出。因為當時技術不足以安全的解體造物,那些機關爐心全被教令院學者封印。”
“這座巨像的爐心就封印在下方的古代遺迹【迪弗舊窟】當中。”
什麼一環套着一環的線性任務流程,我在玩RPG遊戲嗎?
“嗯,這可以稍後再論。朋友們,這時候,不該是說出那句名台詞嗎?!”
“【諸位,古國坎瑞亞數千年的曆史在看着我們!】……你們就不激動嗎?”像是聖地巡禮時終于有機會模仿名人名言的快樂,加紮裡興奮的回頭看向我們二人。
這句話确實有點耳熟。但我還是對迅哥兒的名言更熟。
“賢者伊斯坎德的名言。”艾爾海森接下話茬,“作為因論派的賢者,他的傳記倒是有趣……怎麼?你沒看過?”
察覺到我驚疑不定的視線,他回瞥我一眼。
某個因論派水貨學生閉口不言,點頭又搖頭。
不如“我來,我見,我征服”的凱撒大帝,謝謝。
·
“上一次進入這台遺迹巨像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還是我們妙論派曆史上的學術天才,迦毗鸩師!原本按他的成就,遲早可以成為賢者,要不是意外失蹤後,文件……”
“……唉?我記得之前有位因論派學妹發掘出了他的學術筆記……傳聞說還是位璃月人……”加紮裡突然看向我,恍然大悟:
“莫非就是學妹你嗎?個子不高,看起來孤僻不好相處的……呃……”
“我覺得你挺好相處的……真的。”他抓着後腦的短發,情商終于發揮作用,及時轉移了話題。“要不,我們先進去看看?”
哎?剛才是誰,怕的當場寫遺書來着?
是你嗎,加紮裡先生?
·
“坎瑞亞的造物能量大多來源是他們尋覓的漆黑能量,但那是在後期技術成熟階段。”
“早年生産的遺迹機關,往往會裝載一套備用的動力系統。不同于近乎無限能源的漆黑能量,備用系統的動力來源是從地脈提取的純粹能量的能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