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不覺間很有默契,連慢跑時的步伐都基本一緻,戚頤年離江浸更近了幾步,對方的手指觸及到交接棒後很快握在手裡。
江浸的手指向後抓時握到了戚頤年的指尖,少年手指細長,指骨分明,手尖溫度很暖和,讓他渾身覺得燥熱起來。
手指被握住的一瞬間,戚頤年感覺到指尖上傳來一點涼意。江浸的手總是有些冰涼,像是冷漠驅散了炎日的熱氣,握起來很舒适有力。
交棒隻是一瞬間的事,倆人的手很快松開。江浸握緊了手中代表着一班希望的交接棒,那是所有人在這一刻的希望和期待,以及身後那個人的期待。
在江浸準備快跑沖出去的時候,戚頤年在他身後淡淡的說了一句“加油”。
聲音不大但很堅定,語氣裡充滿期待,像是知曉他一定會拼勁全力。
戚頤年看着江浸起跑後慢慢停下腳步,走到一旁等待江浸回到原點。
他還是那樣溫柔和煦的笑着,目光随着黑色的背影遠去,片刻都不離開。
任衍慢他兩步跑完,有點微喘道:“榜一,你、你怎麼跑的這麼快!真可以去當體育生了。”
賀新堯過來勾着薛淇燦的肩膀,嬉笑道:“做什麼夢呢!榜一是我班學霸,讓人家跟你整天訓練累的跟狗似的,像話嗎?合理嗎?”
任衍沒好氣的笑罵着回去,“奶奶的賀新堯,你等着啊,還不是跑不過我。”
倆人七嘴八舌的拌起嘴,薛淇燦被夾在中間,露出無奈又習慣的笑容。
江浸從起跑的時候莫名有種緊張感,他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習慣了漠然面對一切,漸漸忘記緊張、激動、瘋狂等激烈感情是什麼樣的體會。
他手裡的交接棒仿佛很重,以至于不得不用力緊緊握着才不會掉下去,才不會從他手中脫落。
同樣的,他感覺自己在這一瞬間也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身邊的同學們在用力嘶吼他的名字,遠處的女生們在為他加油喝彩,他甚至能感覺到賀新堯他們的熱烈視線。
恍惚間他覺得好像很累,可是身體卻很輕快,有用不完的力氣去奔跑。
太陽很大很耀眼,好像有一些不知名的畫面在他腦海浮現,那個落寞的黃昏,那扇破舊的鐵門,那道白色的背影……然後他就聽到了一個聲音。
有一個人在他起跑時說了句“加油”,那個人穿着白色的衣服,幹淨的猶如清晨的霧。他在偏頭時觸到了他細長溫軟的指尖,從他手裡接過帶着溫熱氣息的接力棒。
那個人也在看他,江浸不再猶豫,奮力沖道終點,身體在擦過紅色彩帶時他的思緒才慢慢回到他的身體。
“第一名——高一一班!”
他看到了班裡的同學激動的站了起來,正在跑道周圍歡呼。
他聽到了風吹過梧桐樹葉得簌簌聲,幹卷的枯黃色落葉打着轉兒的飄零。
空氣中的氣流重新開始轉動,一切仿佛靜止的事物又變得鮮明活潑起來。
然後他就被擁入一個大大的,黏熱又擁擠的懷抱裡,賀新堯帶頭把他們擁抱在一起。幾個人像球隊加油打氣一樣,把左右兩旁的人都擁的緊緊的,好像這樣就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和想要團結的熱忱。
江浸的肩膀被戚頤年的手臂收緊,這一刻他感到很安心,很放松,這一刻他好像才學會呼吸,終于卸下疲憊大口大口的喘着氣息,享受在名為感情的包圍圈裡。
運動會到此刻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就是混合接力。還是江浸和戚頤年上場,女生則是安冉和孟秋妤。
賀新堯還在繼續剛才的話題:“告訴你,我們班這陣容碾壓你們。”
“是是是,我家寶寶也參與了我當然支持,況且這組沒有我們班。”
“什麼?我看錯了?那也比你們班成績好!”
薛淇燦:“……那個,比賽要開始了。”
混合接力任衍不上場,因為他項目已經滿了,就在場外陪着孟秋妤,時不時跟賀新堯拌兩句嘴。
混合接力的對手是二班、五班和八班,都是理科班,體育生居多,最後他們拿到了第五名。
廣播裡傳來高一年級總成績的統計,第一名是九班,其次是三班和六班,第四名就是一班。
一班得同學們都很開心,前四名正好有獎狀,另外他們班還得了精神文明獎,一共收割兩張獎狀。後來在于淑娴的吩咐下被黎舒涵貼在了教室後面的牆上,這是一班第一次集體獲得了榮譽,從那以後到高二高三換教室時也不忘順手摘下,然後再貼在新的教室裡。
這些獎狀陪伴了他們三年,不隻是高中的三年,還有青春獨特的記憶和溫情的三年,到最後已經泛黃的紙張還被于淑娴留在抽屜裡,那是她帶的最後一屆學生。
有些東西不需要去刻意守候,就已經種植在每個人寶貴的心間。
風,葉,花,陽光,彩虹會記錄一切,那些溫暖又幸福的時刻。
運動會結束了,他班應該算是滿載而歸,榮譽、獎狀都有了,江浸他們還領了一些獎品,都是高檔精美的筆記本之類的文具,學校在這方面還是一向節儉持家。
于淑娴說了幾句總結話,順便把期中考試的安排也透露一些,“我說一下,咱們馬上就要進行期中考試了,這次考試會有難度,不能像普通月考一樣對待,而且考完要開家長會,到時候記得跟父母商量,最好每個人都來齊。”
她停頓一下,想起了班裡幾個同學家的特殊情況,有些是單親家庭,也有寄宿在親戚家的學生,像這種情況要他們請家長很困難,她把要求再度放低:“特殊情況的家長也盡量來,不能來告訴我。”
“還有一個最要緊的事,你們應該也都聽說了。一班的座位向來是不固定的,我們要根據成績排座,就從這次期中考試開始,想要坐個好位置就看你們怎麼學了。”
于淑娴把話說完,又布置了曆史卷子,以及各科課代表也紛紛宣布了作業。
好幾張白花花的卷子從頭傳到尾,幹淨無暇的紙上印滿了文字,散發着剛打印出爐的熱度和紙張的味道,叫人看了頭疼。
班裡陷入一陣寂靜,有人因期末考試犯愁,有人因今晚卷子開會犯愁,當然大多數人還是因為調座的事而憂愁。
他們現在的座位還是于淑娴當初安排的,除了後來正式文理分班有些小幅度調整外,基本沒變過。
大家已經相處了半個學期,同桌彼此都很熟悉,也漸漸變得默契,前後桌氛圍也很好,上課還能交流中午吃啥。
突如其來的一場期中考試又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可能有人會離開,還會與新的同桌重新相處。離開了舒适圈後仿佛一切又變得陌生,像回到了開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