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夥子往打谷場去的時候,就看見已經有社員提着分到手的大肥肉回家了。
大家臉上都帶着喜悅的笑容,這可是分肉呐!吃肉的日子都不高興,那還想咋?想上天不成?
見狀,三人也都加快了步伐,等他們來到打谷場的時候,人已經不多了。
除了按工分得排到最後才能分肉的人家,再就是家裡人多、不差那點兒工分、覺得分到手的肉不夠吃、還想再換點兒的。
至于說像梁萬他們這樣的外人,那還真沒到呢!
畢竟,昨晚下了場小雪,路也難走,就算再想吃口肉的人,也得先顧着小命、等天亮了才能出發吧!
劉東和梁萬先後排到了隊伍裡,劉大伯站在吳會計旁邊,看他打着算盤、在那兒算來算去的。
好不容易,總算輪到了劉東:“我要五斤肉,前腿後腿都行。”
都到最後了,最好的五花肉早就被挑走了,劉東心裡有數兒,就點名要了前腿或後腿。
反正,像豬頭、豬蹄這種地方的肉,他們家是不要的。
“八毛錢一斤,總共四塊,交錢吧!”
這麼點兒錢,吳會計用不着算盤,兩下就算出來了。
城裡的肉價是七毛錢一斤,隊裡的雖然貴了一毛,但不要票啊,劉東果斷掏了錢,拎着肉、在一邊兒等着。
“我要十五斤肉,這是十二塊錢,叔,您點點!”
梁萬挺有禮貌,奈何,大家的關注點可不在“城裡人還挺和氣”上,而是倒吸一口涼氣:
“好家夥!買這麼多肉啊?能吃得完嗎?難怪人家都說城裡日子好過呢,你看看,一個年輕小夥子,掏十幾塊錢出來,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剛分過肉,有心人自然記得,隊裡工分最高的人家,也才分到了八斤肉,你再看看……
對比這麼鮮明,也難怪大家心裡泛酸呢!
“家裡人多,冬天又放不壞,人樂意趁着這次機會多買點兒,不行嗎?
再說,這馬上過年了,誰家不得多置辦點兒東西啊?像是走親戚,提上一斤肉,這就是格外體面的禮了!
王五,你小子,管天管地的,還管人家怎麼花錢呢?這麼愛管閑事兒,怎麼不見你住海邊啊?
有這閑工夫,你還是去琢磨琢磨,今年給你丈母娘帶什麼禮吧!
别到時候又是兩手空空地過去,傳出去,讓别的大隊笑話咱們鳳陽溝大隊的人做事不講究!”
劉家的肉早就被拎回去了,劉大伯為什麼還在這兒等着不走?不就是防着有的人說酸話嗎?
劉東是老劉家的人,可梁萬不是啊,他要是跟隊裡的人吵架,不用說,大家夥兒肯定是幫着自己人的。
所以,劉大伯才特意留下來,又特意把剛剛說酸話的王五拎出來損了一頓。
他算長輩,“劉”在鳳陽溝大隊又是大姓,就算說這小子一頓,這小子也不敢找茬兒的。
至于說,不就是幾句酸話、反正他們倆今天下午就回城裡了、也沒必要頂回去,劉大伯覺得,話可不能這麼說。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一鍋粥裡,總是少不了出現那麼幾顆老鼠屎的。
鳳陽溝大隊雖然不算偏僻,但也有幾個不懂事兒的小子,平時跳得比較高。
劉大伯不擔心别的,就怕那幾個小子聽了撺掇、出于嫉妒、回頭再堵在梁萬和劉東回城的路上、做出什麼後果嚴重的事情來。
有劉大伯幫着轉移大家夥兒的注意力,梁萬就沒把這點兒小事放在心上。
他看似是因為沒見過農村分豬肉的場面而留到了最後,實際上……
“叔,你看,這豬蹄、豬頭都還剩着呢,也沒幾個人樂意花錢買。
今天這麼冷,你與其坐在這兒等着其他大隊的人來,還不如把這換給我,早早收拾回家、暖暖身子呢!”
接受到他眼神暗示的劉大伯登時開口幫腔道:
“對啊,老吳,這豬蹄子沒多少肉,拾掇起來也費勁,你直接換給我這侄子得了,盡是骨頭的玩意兒,就按三毛錢一斤算吧!”
“三毛?不行不行,這怎麼說也是葷腥呢,三毛錢夠幹什麼的?少說也得四毛錢一斤!”
劉大伯絕不讓到手邊兒的機會溜走,果斷應下:“行,四毛就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