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總部大廈的玻璃幕牆外,龍辰星艦"大禹号"正進行最後的檢修。它的反物質引擎噴口閃爍着幽藍光芒,艦身上用中文、英文、阿拉伯文等三十種文字镌刻着《人類文明宣言》。林默站在交接儀式的演講台上,西裝口袋裡裝着1998年的高考準考證——那是他穿越時空的唯一物證。
協議達成,文明新生
"根據《仙女座條約》,龍辰集團将作為人類文明的接口,每百年向宇宙傳遞一次文明成果。"林默的聲音通過量子通信傳遍太陽系,"但我們傳遞的不是貢品,而是詩。"他按下手中的水晶按鈕,全息投影瞬間展現出地球的四季變遷:青藏高原的極光與非洲草原的流星雨交相輝映,太平洋底的量子光纜與火星基地的3D打印建築構成立體網絡。
台下,觀察者文明的能量體代表顯現為流動的星圖。"我們等待着你們的詩篇。"它的聲音如同星艦引擎的轟鳴,"但記住,收割者的鐮刀永遠懸在宇宙的脖頸。"
星艦啟航,文明延續
"大禹号"啟航的時刻,全球同步直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觀景台上,陳浩南正試圖用"量子波動速讀"教大媽們認識星艦儀表盤,被AI當場播放他幼年尿床的視頻。"老陳,你這是要讓全宇宙看笑話嗎?"林默笑着遞過一杯香槟,兩人的倒影在香槟酒液中與星艦的光芒重疊。
星艦駕駛艙内,楊利偉少将最後一次校準航向。"報告總部,搭載人類文明種子的‘大禹号’準備就緒。"他的聲音通過廣播傳遍全球,"此次航行預計耗時二百萬年,目的地:仙女座星系。"随着引擎的轟鳴聲,星艦化作一道流光刺破天際,留下的尾迹在大氣層中勾勒出"文明不死"四個大字。
曆史回響,文明傳承
在盤古聯邦成立儀式上,林默将象征權力的龍辰币放入時間膠囊。"從今天起,人類曆法将以觀察者母艦入侵的2025年為元年。"他的話音剛落,全息投影突然切換成1998年的高考考場,年輕的林默正咬着筆杆思考數學題。現實中的林默摸了摸口袋裡的準考證,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