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記挂着山谷溪流裡的小河魚,第二天幾人早起後便迅速出門坐車,一路趕到了目的地。想到之前在視頻裡面看過的捉魚的簍子,顧真真在路上還發動大家砍了一堆軟硬度合适的藤條拿在手上。
到了地方後,虹姐她們三人找了個合适的地方開始攔壩,顧真真交代讓她們在壩上留一道小口子後,便埋頭編起魚簍子來。
按照記憶中的的形狀,先用幾根藤條打了個低,然後一圈一圈圍繞着往上編織,脖子處收緊一點編了幾圈後就可以收口了。
她過去這些年是做慣手工活兒的,心裡有數後動起手來飛快,不一會兒就編織出了一個肚子大、口較小的魚簍子,調整了下藤條之間的縫隙,避免魚兒進去後漏出來,就算大功告成了。
另一邊虹姐她們幾個先是搬來幾塊大石頭,壘在小溪的最窄處,然後找來一些粗壯的樹幹和枝葉,填充在大石頭之間的縫隙裡,小馬更是挖了一些黏黏的泥土在上面糊了一層,保證再小的魚也沒辦法鑽出這道壩才算滿意。
并且按照顧真真所說,在壩的左邊留了個小口子,好讓她放魚簍子。
把簍子在壩口處固定好,一切準備就緒,幾人往河上遊走去,脫掉鞋下到水裡就開始趕魚。
這種小河魚最愛藏身在河裡的各種水草裡面,于是幾人腳專門在各種水草多的地方使勁兒掃蕩,更是人手拿了一根帶樹枝的棍子,在河水裡四處拍打,硬是打出了一股殺氣騰騰的氣勢來。
這段河不長,也就50米不到,不一會兒幾人就從上遊趕到了堤壩處,又謹慎地用木棍多拍打了幾次,幾人這才上岸。
顧不得穿好鞋,就連忙去看魚簍子,這簍子做得挺大的,浸了水重量不輕,虹姐也是力氣大,一把拉起簍子就提到了岸上。四人腦袋迫不及待地湊上去,一個勁兒地往裡面瞧。
“哇!”小馬驚呼出聲。
“好多魚啊”,元元也驚歎到。
虹姐和顧真真也沒忍住喜得嘴角上翹,是的,裡面竟然有大半簍子的魚。
把簍子提到離河遠一點的地方,簍子口對着光線亮的地方,幾人細看發現,裡面果真大半簍子的魚,大大小小都有,中間還隐着一些雜草和石子。
“倒出來清理一下吧。”虹姐提議到。
于是幾人把兩個麻袋鋪在地上,把簍子裡面的魚都倒了出來。應該是鲫魚,身體扁扁的,背面青褐色,腹面銀灰色,大一點的魚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的則隻有手指粗,和顧真真以前在老家河裡捉過的鲫瓜子很像。
另外裡面竟然還有幾根泥鳅。黑黑的泥鳅虹姐她們三之前沒見過,還吓了一跳以為是變異的蚯蚓,還是顧真真仔細瞧了确認是泥鳅,說可以吃的,她們才放下心再度興奮起來。
顧真真也很興奮,畢竟她以前在視頻裡面看别人趕海捉魚的,這次則是她自己第一次親自上手趕魚,雖說不是在大海,隻是在一條小溪中,但樂趣是一樣的。
另外,半簍子魚其實不算多,隻有十來斤的樣子,可能還沒有她之前吃過的大魚一條重,但性質不一樣,親手弄到的怎麼樣都是更香的,更别說還能換很多貢獻點呢。
“清理下還是放進簍子裡面去吧,待會兒把口封住放到河裡去,免得魚都死了不新鮮。”顧真真提議到。另外幾人自然沒意見,她們不是現在馬上回去,那魚還是養着活着的比較好。
第一次趕魚就收獲頗豐的幾人很快又準備再趕一次,争取把這一段溪水中的一網打盡,災後人可沒什麼保護瀕危動物的心思,她們的字典裡隻有趕盡殺絕四個字。
虹姐帶着小馬又去砍了好多那種藤條回來,打算再做幾個簍子。顧真真和元元則在山谷裡四處轉了轉,又看到一些野百合和野芹菜,另外顧真真還發現了一些水蕨菜,不過有些太老了沒法吃了,要春天來摘。
另外還看到了地衣,這個可以吃,炒雞蛋或者包包子餡都很好吃,能吃的任務大廳應該也是收的,于是也沒有放過。
“看來這條小溪邊上物資很豐饒啊。”顧真真不由得和元元感歎到。的确,這裡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适合很多野菜生長。
“那也是你認識很多,别人來了不認識也不知道。”元元由衷地說到,真沒想到真真小小年紀,見識這麼多。
顧真真被誇得嘿嘿一笑,“接下來幾天我們都可以沿着這條小溪好好找找,應該收獲都還不錯。”
“就是不知道這條小溪最終通向哪裡,前面出了山谷就是一道山崖,我們都下不去。”元元剛剛沿着小溪流向的方向走了一路,走到流出山谷那處,發現是一道很高的山崖,溪水順着山崖流了下去,山崖很滑很陡峭,人無法順着下去。
砍完藤條回來的虹姐和小馬聽到她們的讨論,幾人商量了下,決定接下來幾天都在這山谷裡,好好掃蕩一番,找那幾種野菜挖,能多挖點那種叫百合的中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