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霓正式向原公司提交了離職申請,盡管一些不明真相的同事仍在背後指指點點,但她已不再理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即将到來的新事業中。郭碧瑤這邊,為了迎接廖家霓的加入,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着一系列工作。
廖家霓離職手續辦理得很順利,她交接完工作後,最後一次環顧了自己熟悉的辦公區域,心中雖有一絲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離開公司後,她立刻與郭碧瑤會合,兩人馬不停蹄地開始為婚禮策劃公司的新發展努力。
首先,她們面臨的是資金問題。舉辦婚禮展示活動、招聘新員工以及擴大辦公場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郭碧瑤和廖家霓坐在辦公室裡,對着财務報表愁眉不展。
“家霓,目前公司的資金儲備,距離我們計劃的投入還差不少。你有什麼想法嗎?”郭碧瑤憂心忡忡地問道。
廖家霓沉思片刻後說:“碧瑤,我們可以嘗試尋找一些投資人。把我們公司的發展規劃和優勢整理出來,向一些對婚慶行業感興趣的投資機構或者個人展示,争取獲得他們的資金支持。”
郭碧瑤眼睛一亮,“這是個好主意!我認識一些在商業圈有點人脈的朋友,我先聯系他們,看看能不能牽線搭橋,安排一些與投資人的見面。”
于是,兩人開始着手準備商業計劃書,詳細闡述了公司的現狀、未來規劃、市場分析以及獨特的競争優勢。她們突出了個性化婚禮策劃的理念,以及已經積累的一些成功案例。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一份精美的商業計劃書終于完成。
與此同時,蕭奕森也在為公司的事忙前忙後。他利用自己的攝影人脈,聯系了一些業内知名的攝影師,希望能邀請他們來為公司的展示活動助力。
“奕森,這次展示活動,攝影師至關重要。我們要通過他們的鏡頭,完美呈現我們的婚禮策劃創意,吸引更多客戶。”郭碧瑤對蕭奕森說道。
蕭奕森自信滿滿地回答:“放心吧,碧瑤。我聯系的這幾位攝影師,都是業内口碑很好的,他們對我們的個性化婚禮策劃理念也很感興趣,應該沒問題。”
然而,尋找投資人的過程并不順利。她們見了幾家投資機構,對方雖然對婚禮策劃行業的前景表示看好,但對她們公司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仍有顧慮。
“廖小姐,郭小姐,你們的理念很新穎,商業計劃也做得不錯。但目前你們公司的規模較小,市場份額有限,我們需要再考慮考慮。”一家投資機構的負責人在會面後委婉地拒絕了她們。
廖家霓和郭碧瑤并沒有因此氣餒,她們繼續聯系其他潛在的投資人。在一次由朋友介紹的投資人見面會上,她們遇到了一位從事酒店行業的企業家林先生。林先生對婚禮策劃行業一直有投資的意向,在聽完廖家霓和郭碧瑤的介紹後,他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你們的個性化婚禮策劃理念很吸引我。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确實對千篇一律的婚禮感到厭倦,你們的方向很有市場潛力。”林先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