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早,三人從客棧走出,果然不見昨日那般熱鬧。沒有人在人群中亂吼以及發洩他們對牌局結果的不滿與不甘,取而代之的是蒙着面在街上閃來閃去的女人們,像幾道幽魂飄在街上,尤其穿着薄如蟬翼的薄衫,因穿着這些輕飄衣服的主人來回太過換亂,它們被風吹得鼓起。
她們來去如風,像是被緊急的事情召喚,一刻也不能在街上多待。
“阿姐,為什麼她們走這麼快呀?”
李黛清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她歎息說,但她已經猜出大概了。
在歲城,女子本就可有可無吧,男人們甚至忘了,他們的妻兒是女的,他們的母親是女的。女性的光輝始終照耀在他們身上。他們在桌上玩樂時,沒有想過自己的妻子早就在家中弄好了飯菜。他們因為輸了錢回家咒罵的卻不是那個害他輸錢的别人還有自甘堕落的自己,而是那個愛他包容他,奉獻出自己燦爛的青春和本該追尋光芒的自由。他們在高處酌酒品茶時,談論的也是自己的志向抱負,卻忘了能支撐他們繼續前進的背後的女性一生的努力。
當然,這些話也隻是在她的心裡沉淪。很快,被自己肚子發出的聲音給打破了。她想要去買點東西吃,随後伸手往腰間一摸,頓時感到不妙——錢袋掉了。
什麼時候掉的?
她尴尬轉過身去,看見面前還沒弄明白的兩人,她大大方方地解釋道錢袋掉了。陳相易指着前面跑在人群中的小孩,她亂蓬蓬的頭發因為她敏捷的速度而被撩到了空中,身上沒有一處是幹淨的,腳上沒有穿鞋,就這麼跑在細碎的石子路上,看的人心疼。
今天他們追了上去,女孩雖然如同林間小鹿,看跑的再快,怎能逃得過獅子的血盆大口,此時他們三人就化為叢林間的獅子,往小鹿那追趕去。
不過他們并不想将小女孩怎麼樣,隻要能追回錢袋,女孩也就跟他們無關了。小女孩拼命跑啊,跑啊,以為後面沒人了,道路也狹窄起來。她由跑變走,跑到一個死胡同裡。
令李黛清和阿玉不解,為什麼要跑進死胡同裡,為何不拿去賣東西吃?那不是自投羅網嗎?
他們躲在暗處觀察,發現女孩彎腰把錢袋子放進那些木柴堆放的角落裡面,藏得嚴嚴實實,女孩不打算在這裡停留,隻是藏完東西就跑掉了。
李黛清剛想上去拿回錢袋,就被陳相易攔住,道:“黛清,等一等。”李黛清又一次回到她方才站的位置,腳還是站在遠處,隻不過身體上卻和陳相易近在咫尺。
黛清,黛清......
陳相易是什麼時候不喊李黛清姐姐了呢?初見之時,李黛清一直将陳相易當做比他小四五歲的弟弟,雖然這個弟弟比她厲害多了,起碼,自己的劍術是由陳相易一步一步帶上來的,現在她的劍法雖然不及陳相易的一般,但對付一般人來說也是足夠了,起碼不會讓自己委身于他人之下。
再後來,這個稱呼就出現在陳相易口中了,也許是那次在屋檐之上月光之下,挑劍飲酒的情至濃處,但陳相易沒有僭越,沒有打破二人現在的除了精神深處的靈魂的站位。他們現在的關系同一隻繃緊的彈弓,再用力一點就會崩斷,若有人退一步,就會無力構建起他們之間的橋梁。
黛清這個稱呼,李黛清已經把它當做自然而然的了,她坦然接受,見怪不怪。她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聽到後,收回了踏出去的腳步。
遠處有用棍子敲擊地面的聲音,忽遠忽近,顫然出現,随之而來的還有一名跛腳的老人,老人似乎看不見太遠的事物,隻得低着頭,看着自己腳尖前方一點,每邁出一步,就像有人在束縛他的雙腳一樣。他從容不迫,跟方才的小女孩簡直是天壤之别,他不換不忙來到了剛剛小女孩蹲下的位子。
“啪嗒——”一聲,老人将拐杖放下,拐杖脫離他的手落在地面,他慢慢蹲下,嶙峋幹枯似釘耙絲的手開始在木柴堆下胡亂地摸着,摸了許久,才慢悠悠掏出李黛清的錢袋,他心滿意足地颠了兩下,轉身想走。
就在他轉身的那一刻,讓李黛清看清他的樣子,頭發稀稀拉拉,壽紋在臉上四溢開來,沒有多餘的皮膚能容下,淚溝比眼大,今天的烈日刺眼,反射到老人的眼上,蹚出白花花的淚水,與他的眼皮搏鬥着,像溢出水的玻璃容器。
他們不在隐匿在角落,走上前去,攔住老者。
老者将拐杖撿起,轉身離開這處幽閉的小巷,他倏然頓住步子,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清來人的樣子,隻是聽見腳步聲傳來,他習慣性的往那一站,老人不慌不忙地擡起眼,将手中的錢袋還給李黛清,說道:“你們來了。”
李黛清很是詫然,奇怪老人為什麼要把錢袋還給她,莫非是因為他知道他們一直在暗處觀察他嗎?
老者開口:“我等你們很久了。”桀桀桀一陣詭異的笑聲從老人的嘴裡傳來,緊接着他開始大笑起來,張開了大嘴。李黛清敢說,這是她有生之年以來,見過嘴巴最大的人。
他一笑起來,臉上似乎就隻有嘴了,嘴角咧到了耳朵根,看上去極為唬人。李黛清原是不怕他的,可看到如今這副模樣,李黛清轉身就想走,阿玉更是害怕地站到了李黛清的身後。
隻有陳相易臉不紅心不跳地盯着老人,看老人跟他們所玩的把戲。
李黛清不知道這個老人葫蘆裡買的什麼藥,雖然錢袋裡的錢不多,但蒼蠅再小也是肉,她至少要把錢袋要回,況且,這個錢袋是阿玉送給她的,錢袋上面的花紋是阿玉一針一線繡上去的,花了她足足十天之久,為了繡它,她的手指見了好幾次血。
“什麼等我們好久了?大伯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阿玉鼓起勇氣從李黛清身後站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