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冒昧打擾。在下姜楓,聽聞您學識淵博,今日特來拜訪,想向您請教一二。”
老先生擡起頭,上下打量了姜楓一番,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随後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書卷,還了一禮:“客氣了,不知姜公子所為何事?”
姜楓看着老先生擡起頭來,微微差異,還是繼續說道“先生,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是想請教您對于當今世道中女子讀書一事的看法。如今這世道,女子可讀之書局限于《女誡》《内訓》這類,好似她們的天地就該被禁锢在這一方狹小的認知裡。”
“您學識淵博,見多識廣,不知您覺得女子讀書應如何破局,又該如何看待女子閱讀更廣博知識這件事呢?”
老先生聽聞,神色微微一怔,旋即輕輕放下手中書卷,目光中透着幾分感慨與無奈,緩緩開口:
“這世道,女子本就難行,世道給女子太多枷鎖了啊。自古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根深蒂固,女子讀書識字被視為離經叛道之舉,隻能被困在深閨,研習些女紅、婦德。可依我看,學問不該分男女,智慧更不應被性别束縛。”
說到這兒,老先生微微坐直身子,語氣變得堅定起來:
“女子讀書,既能修身養性,提升自身素養,也能明事理、辨是非,在家庭乃至社會中發揮獨特作用。”
“隻可惜,大多數人被世俗觀念蒙蔽,看不到女子讀書的價值。要想改變,談何容易,需要無數人一同努力,打破這些陳舊觀念。”
姜楓聽聞,心中暗自點頭,他向前一步,神色誠懇,眼中滿是對女兒的關切與期許,說道:
“先生,聽您一番話,我如醍醐灌頂,通透不少。實不相瞞,我家中有一小女,她生性聰慧,對四書五經極為向往,一心想要潛心研讀。可如今這世道,為她尋覓一位合适的先生,實在是困難重重。我四處打聽,卻屢屢碰壁,聽聞先生您才學過人、見識卓絕,不知您能否為小女的求學之路指點迷津?”
老先生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語氣帶着幾分疑惑:“你認識我嗎?怎麼就覺得我能教你女兒?教書授課可不是件小事,得慎之又慎。”
姜楓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謙遜的笑容,連忙擺了擺手,解釋道:
“先生,您說笑了。我怎能不認識您?您可是咱們這赫赫有名的舉人!您學問高深,當年中舉的事迹,在這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大家都對您的才學欽佩不已。我家小女一心向學,若能得到您的教導,那可是她莫大的榮幸。哪怕您隻是稍稍指點一二,都能讓小女受益終生呐。”
老先生眼中閃過恍然,輕輕撫着胡須,笑着問道:
“你女兒是不是前兩日來我這裡買過紙?”
姜楓忙點頭,眼中滿是驕傲:
“是的,先生。正是小女。她回來後,對先生您的才學和談吐贊不絕口,說您說起話來引經據典,見解獨到,當時書室裡的人都聽得入了迷。她還盼着能有機會跟先生學習呢,我這才冒昧前來拜訪。”
老先生的目光微微放空,思緒飄回到那日在竹素軒的場景。
當時,姜清芷在店内精心為自家丫鬟挑選紙張。
老先生目睹這一幕,心中不禁一動,能想着教丫鬟識字的小姐可不多見,這姜清芷的心地實在純善,對知識的熱愛更是純粹,也讓他更堅定了收下這個學生的想法。
老先生擡手輕輕捋了捋胡須,微微颔首,臉上帶着幾分和煦的笑意,緩緩說道:
“罷了,看在你這父親如此用心,小女又這般好學的份上,我便應下此事。隻是教書之事,我一向認真,還望你們也能全力配合。”
“往後,每日上午我便去你們姜府授課,至于休沐,每月就定兩日吧,也讓我能稍作歇息,整理些學問心得。”
姜楓聽聞老先生答應授課,眼中滿是驚喜與感激,趕忙深深一揖,言辭懇切地說道:
“多謝先生願意教授小女!先生大恩,我們父女銘記于心。小女能得先生這般才學出衆、品德高尚之人教導,實乃她的福分。往後小女若有做得不好、學得不精之處,還望先生多多包涵、嚴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