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班長,大一的中秋節沒活動,曉風和燕燕家離得近就回家過節。圓子和阿程閑來無事,便一起去錢塘觀潮。
錢塘觀潮,是傳統民俗活動。中秋佳節前後為觀潮最佳時節。錢塘潮分為交叉潮,一線潮,回頭潮。農曆八月十八的潮水最大。
錢塘江湧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錢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觀潮那天,阿程和圓子起個大早坐大巴到海甯,一路上看秋陽朗照,金風宜人。到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群集,興緻盎然。
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海甯市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為第一佳點。這裡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甯寶塔一線潮”之譽。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宛若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于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潮湧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一簇簇聲吞萬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壯觀,其力無窮,據說有一年,曾把一隻一噸多重的“鎮海雄師”沖出100多米遠。當潮湧激起巨大回響之後,潮水又坦然飛逝而去。真是“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
第二個觀潮佳點――鹽官鎮東8公裡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為南北兩岸地勢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頭漸漸分為兩段。進展神速的南段稱為南潮;遲遲不前的北段潮頭,在北岸觀潮者看來,是來自東方,故稱東潮。當南潮撲向南岸被蕩回來,調頭向北湧去,恰與姗姗來遲的東潮撞個滿懷。霎時間,一聲巨響,好似山崩地裂,滿江聳起千座雪峰,着實令人怵目驚心!
第三個觀潮佳點――鹽官鎮西12公裡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頭潮”。
阿程和圓子兩隻旱鴨子膽子小,在老鹽倉觀潮,站在江堤上,拿着望遠鏡遠距離觀看。這裡,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隻力挽狂瀾的巨臂。
隻見潮水從遠處滾滾而來,沖到丁字壩頭,如萬頭雄獅驚吼躍起,激浪千重。随即潮頭一轉,返竄向塘岸,直向塘頂觀潮的人們撲來。這返頭潮的突然襲擊,使前排觀潮者措手不及,驚慌逃竄。
兩人站在高處看得既緊張又興奮連拍照都忘記了。
等兩人觀潮完畢,乘大巴回學校,已經傍晚時分,因為放假,女生宿舍人不多。
兩人正在爬樓梯,忽然發現有一隊中年婦女,衣着豔麗誇張,從二人身邊匆匆走過去。
“這是來探視的家長嗎?”圓子奇怪得問。
“看年紀像家長,看架勢像來找事兒的。”阿程分析。
“反正不管我們的事兒。”圓子。
今天觀潮實在有點累了,兩人樓梯爬得慢,邊走邊歇。忽聽到六樓一陣嘈雜地打鬥聲,接着是叫罵聲。
“賤人,小浪貨,你才多大,就知道勾引男人了?!”
“讓我看看你這小模樣?指着這張臉,你就想翻天。老娘今天給你化化妝!”
兩人聽聞,大吃一驚,急忙三步并作兩步跑上六樓。看到幾個中年婦女,正揪着小梅的頭發,按在地上暴打。小梅抱住頭,蜷縮在地上,毫無還手之力。
兩人急忙上去拉架,不料她們極其兇悍。
“你們兩個小丫頭,閃開!沒你們事兒,我們今天是教訓小娼婦!”
“你們敢插手,連你們一起打!”
“不許打人!不許打人!”阿程氣得大叫:“再打我們報警了!”
圓子見狀急忙下樓,一看宿管大姐不在,急忙到後門口去喊保安。
保安隊長聞言帶着幾個保安,拿着□□就奔上來,到六樓把她們拉開,一起帶到學校保衛室。
“說說看,怎麼回事兒?”保安隊長問詢。
“你以為學校是你家,随便帶人來撒潑。”另一個保安憤恨道。
“你怎麼不問問你們學生都幹了什麼?!”領頭婦女理直氣壯。
“李阿姨,我什麼都沒幹。”小梅振振有詞。
“你還好意思叫我阿姨?!你背着我跟叔叔眉來眼去,你以為我不知道?!”李阿姨忿忿:“你還纏着他給你買禮物,他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平時都舍不得給我買點啥,自從你來天城,閑錢都花在你身上了!”
李阿姨的老公姓魏,老魏跟小梅爸爸有點交情,老魏是天城人,因此小梅來天城财大,她爸爸拜托老魏多關照下。
老魏雖然50出頭的年紀,但是保養得當,看上去仍風度翩翩,一般不熟悉的人以為他四十不到。
但是他老婆李阿姨沒讀過什麼書,性格潑辣,平時在家裡吵吵嚷嚷嗓門大,夫妻沒啥共同語言。
老魏□□工作,平時沒事兒喜歡看看小說,聽聽評書。小梅來天城後,老魏很是照顧,一開始帶到家裡吃飯,但是老婆看他老帶着年輕姑娘回家,很是不滿。
于是,出于對晚輩的關心,老魏有時候周末沒事兒會到學校接小梅出來,到天城市裡酒家打牙祭。學校食堂再好,吃多也膩歪,因此小梅每次也很高興魏叔叔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