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都是溫州特色名吃,味道好得圓子根本停不下來,吃飽喝足,乘車出發直奔雁蕩山。
坐車時候,小智開啟導遊模式,小聲跟圓子做景點介紹:
“溫州雁蕩山号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位居‘三山五嶽’之列,身處浙南東北部的海濱,低調似“隐士”。
1.2億年前的火山噴發,築成了這處江南沿海的脊梁。每一處的連綿、起伏和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在這座“流紋岩的天然博物館”裡,都是億萬年前大自然的神奇勾勒,
雁蕩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因‘崗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蕩,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蕩’。細細品味,山如其名,身處江南水鄉的柔美,卻多一分傲骨;身居名山之列,卻少一分勝氣。”
“我們等下先去靈峰,靈峰景區是雁蕩山的東大門,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洞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是‘雁蕩三絕’之一。”
圓子詫異于小智的博學,小聲問:
“你不是昨天臨時準備的解說詞吧?”
“你以為我是你,什麼都臨時抱拂腳,這些我需要背嗎?都在腦子裡。”小智指着自己腦袋,沖她翻白眼。
圓子看着他圓潤飽滿的後腦勺,心想:
腦袋鼓,腦容量大,裝東西多啊。不像我,要經常清理内存,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所以總是背了忘,忘了臨時再背。
靈峰内的合掌峰、觀音洞、北鬥洞為遊人所必至,光影的角度讓這裡的層巒疊嶂和奇峰環拱幻化出不同的美景,随手一拍皆是撼人的自然壯麗。
還有熱門的“果盒三景”。果盒岩形狀扁圓平整,中間有一條環痕,俨似果盒;一汪碧綠,晶瑩剔透,地處果盒岩與渡船岩之間,名喚凝碧潭;以及橫跨凝碧潭上的果盒橋,在影視劇中頻繁出鏡。
靈峰之美,在于白日之景是壯麗,日落之後是銷魂。白日裡的奇峰怪石在夜晚月光和夜色的映襯下,勾勒出鮮明的線條和富于想象的剪影。
從雁蕩山回天城,已經是第四天下午,小智先送圓子回宿舍。圓子玩累了,進門放下行李就躺倒在床上,再不願爬起。
剛想睡着,門外傳來敲門聲。圓子打開門一看,小智拿束花站在門口,圓子詫異:
“你怎麼又回來了?”
“路邊新開個花店,你看這玫瑰、百合花多漂亮,我幫你插瓶裡。”小智。
“買花多浪費錢,還不如一隻吳山烤雞。”圓子一向務實。
“你是女孩子嗎?!怎麼說出這種話。”小智好氣又好笑:“你不懂欣賞美。”
小智邊說邊用柔和的動作拿起一把剪刀,輕輕地修剪花杆,将多餘的枝葉去掉,使花杆更加整齊。然後,拿出花瓶,用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潔幹淨,并輕輕倒入适量的水,以保持鮮花的生機。
接下來,小智根據花材的色彩、形狀和大小進行搭配和組合。他将不同的花材按照高矮和形狀的搭配原則,逐漸排布在花瓶中,讓每根花杆均勻分布,猶如自然生長一般,形成優美的整體效果。
最後,小智調整花材的位置和角度,使整束鮮花更加平衡和諧。他小心翼翼地觀察每一朵花朵的姿态,微彎腰身,精心細緻地擺弄花束,營造出舒适而富有生氣的氛圍。他的整套動作流暢而悠然,展現出他對花朵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敏感。
博學多才、堅韌執着、高邁溫厚,有君如此,夫複何求?圓子的心弦被撥動了,心中的木棉悄悄綻放,她找到她的橡樹。
她伸出手,輕柔地撫上花瓣。
“圓子,你的手比花還嬌嫩,就像古詩形容的:手若柔荑,膚光賽雪。”小智邊說邊把自己褐色的小面包手覆蓋在圓子手上,兩隻形狀類似的手完美契合,小智的手溫暖綿軟。
“圓子,下次我帶你去桃花島吧,咱們坐船去......。”握着圓子的小手,小智動情地說。
圓子聽後愕然,如入夢境:
“我想先坐飛機後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