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坊新推出的積分制點燃了百姓們的熱情,百衲坊的知名度在昌平縣也越發大了,現在在街上随便抓一個人,都知道百衲坊的名聲。
這幾個月陳萱也賺得盆滿缽滿,夏朝蘭那裡她就給了三千兩,後續玲珑偶閣和百衲坊鋪滿眉州全境,隻會賺得更多。
陳萱滿意地笑了。
*
随着歲旦的臨近,縣裡的一些小店開始關張,預備過年了。像百衲坊和玲珑偶閣這樣的店,一般不會這麼早關門,但是辛苦了幾個月,陳萱也想讓他們好好歇歇,所以比其它大店提前三天通知要放假了
不過,和現代一樣,大周朝放年假前也會有一起聚餐,被稱為“謝夥宴”,既賺了錢,陳萱大手一揮,預備在楊記包場,請夥計們吃一頓。
陳萱把這些事都交給了劉掌櫃安排,自己樂得清閑。
下午,劉掌櫃在店裡宣布了這個消息,夥計們和裁衣師傅們都不僅發出歡呼。
新來的學徒張三丫更是睜大了眼,楊記——,是她想的那個楊記嗎,張三丫從沒吃過楊記,但這不影響她聽過楊記的大名。
她不是昌平本地人,和胡大姐兒家一樣,是從安樂縣到昌平讨生活的,來了昌平,家裡爹娘都拼了命接活,勉強混個溫飽,隻是小弟的一場病,讓家中爹娘升起了賣她的念頭,她吓傻了。
她村裡的小姐妹就被賣了,從此她再也沒見過,聽村裡大些的孩子說,她的小姐妹是被賣到了不幹淨的地方,她追問什麼是不幹淨的地方,那個大姐姐悄悄在她耳邊說了一句。
張三丫雖然不懂什麼叫……,但是村裡罵人就經常用這個詞,她知道這一定不是好地方,
所以,爹娘要把她買了,她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個詞,她吓得往外跑,不敢回家,卻意外聽說了百衲坊招學徒的消息,而且這個學徒還能拿工錢,她想,若是她成了學徒,每月把工錢拿回家,爹娘就不會賣她了吧。
她趕緊報了名,上天就像眷顧她一樣,她居然成功通過了學徒考核,她鼓起勇氣向跟掌櫃預支了工錢,拿回家并告訴爹娘日後月月都有,爹娘這才打消了賣她的念頭。
剛進百衲坊的時候,同期的學徒讨論楊記的什麼菜最好吃,一人說是牛肉丸子,一人說是魚香藕餅,兩人争論半天,誰也不服誰,一同把頭轉向了她,要她來評評理,到底哪道菜最好吃。
在二人灼灼的目光下,張三丫扣扣手指,局促道:“我……我沒吃過楊記。”
“啊?!”兩人異口同聲,張三丫的臉紅了。
兩位學徒立時放下了争論,争先恐後地給她講楊記有多好吃,要吃一頓要花多少銀子,小小的張三丫震驚了,“居然有人願意花一個月的工錢隻為吃一頓飯?”
從此,楊記的大名就被張三丫記在心裡。
而今天,她就要去吃這個大名鼎鼎的楊記了。
坐在楊記華麗的大堂裡,張三丫還覺得有些不真實,她小心翼翼地隻敢夾面前的青菜,來時,爹娘叮囑她,不許到處夾菜,被人說嘴。
所以,即使她聞着肉味流口水,也不好意思伸筷子去夾,她的兩位小姐妹卻不放過她,一個不注意,她的碗裡就多了個牛肉丸子,她擡頭,小姐妹氣鼓鼓地看着她:“我最愛的牛肉丸子,你居然夾也不夾!氣死我了,你必須吃。”
張三丫趕緊吃了,回答:“好吃!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菜。”
另一個小姐妹不高興了,也要給張三丫夾菜,就這樣,張三丫的碗裡冒出了個尖尖,等她好不容易吃完了,隻見兩個姐妹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最好吃的是……是——蜜火腿。”張三丫一說出口,就趕緊下桌撒丫子跑。
邊跑邊忍不住笑出聲,沒辦法,都是她的好朋友,她誰也得罪不起啊,她摸摸胸口東家發的紅包,滿足地笑了。
*
陳萱在家裡寫計劃書,舊衣市場已經飽和了,她準備涉足别的行業。
隻是才剛下筆就眼前一黑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