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歌》最後一期收官之戰備受矚目,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一季的冠軍是誰。
公認的熱門奪冠選手有兩位,少年英才技術型的宋宜笑,穩紮穩打感情型的孫老師。
她們兩人随便單獨拎出來一個都是華國不可多得的寶藏歌手,尤其是孫老師,雖然人已高齡,但多年經驗累積,舞台上展現的十分大氣,是曾經代替華國參加過國際表演的歌唱家。
如果最後孫老師沒有得到冠軍,很多華國人心理上情感上都難以接受。
@請君為我側耳聽:孫老師在華語樂壇的地位自然不需要質疑,是國家隊代表,她這一期每一首歌都有亮點,不止是單純的技術炫耀更是高級的情感交流。有多少人聽孫老師唱歌流淚的?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這條WB下面的網友評論都非常感性,紛紛表示孫老師的歌曾經陪伴他們長大。
網友A:“恕我直言,對某人的高音審美疲勞了,還是孫老師的歌聽着比較舒服。”
網友B:“孫老師的歌讓我有想象的空間,普通人也可以跟唱,音樂不應該是陽春白雪的。”
但更多的年輕人都覺得宋宜笑前途無量,且她年輕,嗓音條件先天性的就比上了年紀的李倫和孫老師好。
有音樂博主表示,如果宋宜笑沒有得到冠軍,那隻能說明華國的音樂市場還沒有和國際接軌。要知道音樂不止是情懷和旋律,技術更是衡量一個歌手最重要的标準。
@音樂之聲:個人覺得宋宜笑是代表技術流的選手,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孫老師和李倫教授唱功不好,隻是他們多年的唱功在宋宜笑6個八度音域的先天條件對比下顯得不夠看。唱歌也是要看天賦的,宋宜笑的起點就是很多人一生都夠不到的終點。
@whisper聆聽:本宋宜笑自來水來了,客觀評價宋宜笑是值得冠軍頭銜的,她的唱功非常驚人,天賦給了她最大的資本。當然她本人的音樂才華也是萬裡挑一,如果說孫老師跟李倫都是人傑的話,宋宜笑就是難得一見的鬼才。
這兩位音樂博主都有留學的經曆,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更了解,想法也比較前衛年輕化。他們的WB内容下自然吸引了年輕人的評論。
網友C:“麻雀問小鷹:為何你老是要飛那麼高?燕子在一旁也說:對啊對啊,你就不能跟我一樣随着風滑行嗎?小鷹說:可是我翅膀小小振一下就沖上去了啊?”
網友D:“感謝宋宜笑讓華國人知道原來天外有天,世界上還會有這樣的歌唱技巧。宋老師支教辛苦了。”
網上的兩撥人争吵不休,表面上看是為了争奪《遙遠的歌》節目冠軍,但實際上是新老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的激烈碰撞以及感情和技術的正面交鋒。
而争論的高潮是華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主/席,林甫教授的一個相關視頻,他在一次教學當中,播放了宋宜笑演唱的《我偏獨坐第一香》視頻,并且逐字逐句的分析。
他對宋宜笑贊不絕口,稱她是當今華國最年輕的歌唱家。
最重要的是在教學結束後,他說道:“我很高興看到華國出現宋宜笑這樣技術高超的年輕歌唱家,關于現在網上争論不休的感情和技術問題,我個人是覺得技術永遠淩駕于感情之上。”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孫老師開通了WB,她發的第一條WB内容是一條長文。文中寫道,她個人非常欣賞宋宜笑,并且她自己也從宋宜笑身上學到很多。
最後孫老師表示:“無論是我們倆誰得冠軍,都不止是個人的勝利,而是華國音樂的發展進步,最後我衷心的祝願宋宜笑小朋友能夠在音樂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這是非常誠懇的評價也是非常謙虛的态度,并不因為前輩的身份而自得,也不以假意謙讓維持面子。相反,孫老師很坦然的接受挑戰,她願意接受市場的審視。
宋宜笑在公司的授意下也很快發文。
@宋宜笑Helena:我在參加節目前,曾非常驕傲。覺得自己一定能得冠軍,但《遙遠的歌》節目教會我謙虛。孫老師和李倫教授都曾給我許多建議和鼓勵,讓我明白,音樂是沒有盡頭的,我願永遠做一位虔誠的信徒和前輩一同走在信仰音樂的道路上。
宋宜笑的粉絲都激動得不行,要知道在她之前的華國其他年輕歌手沒有一個這麼争氣的,正主太優秀,都不用粉絲出力打投控評。
粉絲A:“妹妹真的太厲害了,音協主/席認定的歌唱家啊。”
粉絲B:“第一次追星追到這麼不用人操心的偶像,我爸媽都超級喜歡妹妹,全家一起追星。”
粉絲C:“粉宋宜笑真的太省心了,别的年輕歌手都不敢碰瓷。”
《遙遠的歌》最後一期播完,随着#冠軍宋宜笑#的熱搜沖到第一,這場關于情感與技術之争的大讨論終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