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人。”
新來的四位文官依次與牧以茹見禮。
牧以茹也逐個回禮,回的是精細治療。
畢竟張骞在西域遭了大罪,肯定留有暗傷,唐時的杜如晦又是出了名的身體不好。
至于李斯和解缙?
一個活得比嬴政都長,一個不認識。
但不看僧面看佛面嘛,牧以茹還是一視同仁地給了他倆一個精細治療。
說到僧。
明初是不是還有個和尚大臣或者道士大臣來着?
牧以茹想了想。
……
算了,不重要。
牧以茹與又見面了的嬴政、劉徹、衛青、霍去病幾人打了個招呼。
是的,這次來的支援隊隊員還是衛青、霍去病,畢竟現在餐廳這邊剛過了半天,他們二人原定的工作時間還沒結束,自然不能中途換人。
隻是和上次不同,這次時代靠前的嬴政、劉徹并沒有帶什麼行李,反倒是李世民、朱棣他們又背了大包小包一大堆。
牧以茹知道,他們此次包裹内的大部分是紙。
之前李世民帶來的那些紙,一個上午就被衛青、霍去病兩人用完了。
要不是紙用完了,他們也不會大中午的就回各自朝代去了。
要知道,他們可是特意掐着傍晚的點來着。
傍晚來傍晚回,這樣在這邊狩獵結束後,他們一回秦/漢/唐/明,就能接着原本的事繼續忙了,不會出現什麼時差問題。
這也是牧以茹提醒他們的。
本來牧以茹的意思是讓他們在這邊多待幾天,過個兩三天、三五天再回去。
反正兩邊時間流速大,也不耽誤什麼事。
但捍衛各自朝代支援隊隊員權益的四個皇帝不同意。
此時本就是事業初創期,是最最艱苦的時期,若是讓别的朝代的将士與店主人朝夕相處,時間長了,店主人還能想到他們大秦/大漢/大唐/大明的将軍了嗎?
當然,想是這樣想,說不能這樣說。
四人找的借口各不相同,但又極為默契地共同忽悠牧以茹。
本就是随口一提的牧以茹自然抵擋不住他們那些義正言辭的勸說,便隻得提醒他們小心時差。
正好這個問題也是他們所擔心的,隻是之前要忙的事情太多,暫時還沒确定此事章程,此時被牧以茹一提醒,就直接商量了起來。
最後,衆人就将時間統一定在了傍晚。
來餐廳的時間是傍晚,離餐廳的時候也是傍晚。
當然這個傍晚的誤差有些大,但也是在下午4點到晚上8點之間,這又怎麼不算是傍晚呢。
傍晚6點、剛剛吃過晚飯、如約前來的朱棣将手中東西放下,開始和牧以茹彙報調查結果。
“店主人,此番回去,我閱遍了洪武年間就藩王爺的荒唐事迹。”
“吾次兄……”
“吾三兄……”
“吾五弟……”
朱棣一點也不避着人,在嬴政、李世民等人面前,把他兄弟們做的事都抖的一幹二淨,不論好的壞的。
牧以茹就這麼聽了一耳朵的各種王和各種朱。
什麼魯王、周王、潭王、晉王、楚王啦,和什麼朱爽、朱剛、豬珍、豬心、豬子啦。
完全分不清誰是誰。
就算朱棣介紹過這個王、那個朱在他們兄弟中的排行,牧以茹也記不住。
聽到最後,牧以茹隻聽明白了一件事——朱棣那些兄弟,沒幾個好東西。
光是吃人的就有好幾個!
是的,在明朝皇帝和明朝大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大明開國之初便出了好幾個吃人王爺。
雖然那幾個王爺的吃人事迹都沒有明确的文字記載,活着的那幾個王爺也都絕口否認有過吃人惡行。
但仙人所說之事,能有錯嗎?!
怕不是那等畜生畏死不認吧!
當然,在沒找着确鑿證據時,朝上也有人提議向仙人求本史書,求本記載了此事,但不是《明太祖實錄》的史書。
這本史書最好是《明史》,要沒有,那《明太宗實錄》也行。
他們的要求不高,隻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怎麼泱泱大明,那仙人隻識陛下一人?
是有那奸臣作祟抹去了他們的功勞事迹,還是他滿朝文武皆是庸碌之輩?
在突然濃郁的懷疑氛圍中,朱棣認真思考找店主人求史書的可行性。
朱棣覺得,他若是向店主人問了,那店主人定會幫他取來一本。
隻是取來的手段就不好說了。
可能是從那名為手機的神物中取來,也可能是從後世人手中取來。
若是找他明朝的後世皇帝取史書倒也罷了,就怕店主人找到那後世朝代的皇帝。
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這也不是不能試探一番。
若成了,皆大歡喜。若不成,也不損失什麼。
“我兄弟間竟有如此多的敗類!”朱棣痛心疾首。
“隻怕我侄被其父影響,做下惡事。”朱棣憂心忡忡。
朱棣的鋪墊還未完成,就見牧以茹的表情變得很奇怪。
還是那種熟悉的、已經見過好幾次的奇怪。
被觸發了關鍵詞的牧以茹若有所思。
侄子蒸二叔,這算受父親影響嗎?
“……店主人。”朱棣突然有些不敢繼續往下說了。
朱棣隐隐有些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