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明開國功臣為前車之鑒的将軍們暴言。
以李世民為人生目标的朱高煦暴怒。
當然,将軍們隻是找個借口,但朱高煦卻是真的以李世民為偶像,隻是現在,朱高煦還沒遇到專屬于他的太子長兄。
但無妨,朱高煦時刻做好準備。
隻不過準備的有些偏了……
永樂元年春正月,身在北平的朱高煦聽到了一些風聲。
“咱們陛下得遇仙緣了!”
“就在奉天殿上身着仙衣重返年輕了!”
“所有人都看見了!就連那四夷朝使都看見了!”
北平的百姓們好像親眼看到一般,對每一個見到的人訴說着同一套話。
而對面那人雖然已經聽過了無數回,但也依舊像第一次聽到一樣,滿臉興奮、一臉認真地聽着那套已經能夠背下來的話語。
可這歡快、祥和的氣氛卻并未影響到朱高煦。
在朱高煦眼中,這隻不過是他爹想出的一個新法子。
一個強調自己得國之正的新法子。
在第一次聽到這套話時,朱高煦就暗自腹诽,他爹真是昏了頭了才想出這麼一個狗屁說法。
什麼仙人仙界仙緣,也就隻能哄哄那等無知小民,正經人誰會信啊?
要他說,這還不如去歲那個改“建文”為“洪武”的法子呢,起碼這年号一改,後世史書也就會真的不識建文了。
而現在這個……
朱高煦撇撇嘴,将這事抛之腦後。
後來,朱高煦又從各種渠道聽說了許多事。
但是這話啊,過的人多了,也就變味了。
在聽到第一百八十種他爹的仙衣法身之後,朱高煦徹底不耐煩了,“以後這種事不用再跟我說!”
朱高煦甩袖而去,獨留一些想以原樣消息壓軸的人才面面相觑。
在朱高煦擺明态度後,想找他聊這些事情的人也就少了很多,也可以說,完全沒有了。
重獲清淨的朱高煦又快活起來。
可沒過多久,朱高煦就聽說他的叔叔們被貶為庶人,送至鳳陽老家關押了。
當時,初聽到這消息的朱高煦還有些詫異,可仔細一問,就知那些叔叔被貶的罪名是食人,還是仙人親口所說的食人。
在那傳話之人口中,仙人曉谕陛下:今大明有賊人作祟,多行不法,嗜食人腦肝膽,使民夜不敢出,薄暮不敢行,有過其門者,誘入殺而食者。①
聽聞此,陛下怒而問道:竟是何人作祟?
仙人緘口不言。
陛下複問,仙人僅言:大明天子知之。
陛下疑而三問,仙人終曰:汝父之子,汝之兄弟。
說到這裡,那傳話人好似忘了他是在跟誰說話,不住地揮舞着手臂,快活道:“陛下的兄弟是誰?先帝的兒子是誰?是……”
傳話人突然想起了他面前這人是誰。
他悻悻地放下手臂,輕咳一聲,打算繼續說下去,但卻被朱高煦制止了,“行了,你下去吧。”
傳話人躬身一拜,小心離去。
等走出朱高煦的視線,傳話人才驚覺他竟已出了一身冷汗。
而留在屋中的朱高煦卻并未在意傳話人的冒犯,他隻是在想:仙人親口說大明王爺食人?
哈。
朱高煦知道,這肯定是他爹搞出來的新把戲。
隻是沒想到啊,那胡謅的仙緣竟如此好用。
朱高煦必須承認,這個法子可比那改年号要好。
畢竟改年号不能削藩,還是這麼徹底的削藩。
朱高煦掏出輿圖,查看“食人”王爺們的封地。
看了一圈後,朱高煦輕哼一聲。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些礙眼的藩王都消失不見了。
朱高煦手指在輿圖上輕輕滑動。
老頭子還是高啊。
自覺看透朱棣手段後,朱高煦便不再排斥那些來自京城的謠言,不對,是傳言。
隻是還是那個問題,傳話,尤其是沒有組織的傳話,很容易出現偏差。
更别提那些話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本身就很荒謬。
在聽了一耳朵起飛啊、禦風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朱高煦的耐心再次告罄。
當他下一次聽說京城那邊的事情時,就是那些“食人”王爺身亡的消息了。
當時,自覺清醒的朱高煦一看名單,“他們竟活了這麼久?”
朱高煦詫異,他還以為那些人早就“病逝”了呢。
沒想到,老頭子還挺講究。
朱高煦彈彈名單,不再關注此事。
因為他,就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