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仁綱他們多好,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氣風發,令朕不禁想起了咱們少年時候的光景。”
終于,慕湛看着那些孩子,開口又對他說道,眸裡不禁露出一抹溫柔。
慕湛常年精神緊繃,不苟言笑,人前極少能見到現在這樣褪去淩厲,沒有攻擊性的一面。
他就像一隻時刻警醒,捍衛領地的猛獸,但此刻卻是眉眼柔和,望着他舒緩的側臉,慕瑜原本顧慮的心,頓時也安穩了幾分。
“咱們小時候,可比現在這些小子們日子過得艱苦多了。”
見皇帝興緻好,慕瑜面上不禁也露出一抹笑意,又跟他随性閑聊家常道。
“是啊,雖然不像大哥他們是從小苦日子裡熬出來的,但是朕年幼時,父皇還是渤海王,忙得幾乎日日不着家,就算偶爾回來了,也是匆匆查看下我們平日的功課就走,大人們總是在忙,小孩子大都缺少父母關愛,而且因為生母不同,往往還有天生莫名的敵意,朕年幼時又及其體弱,性格又軟弱愛哭,極其依戀父親,但父皇縱然疼愛朕,卻也經常顧不上我,那時候的我不自信,時時會感到孤單,更經常受到旁的兄弟們的針對,每每被三哥他們欺負了,還是慕瑜你來安慰我,雖然我是你的九叔,但因為同齡,朕倒是沒少受你照顧,大概在旁人眼中,你或許比我更像一個會照顧人的長輩。”
慕湛突然又有感而發道,他不禁又回眸看向了他,深邃的眸飽含複雜的情感,語氣更是有些感慨。
“你比朕更堅強,從小就讓父親他們省心,除了慕君,從小到大就隻有你對我最好了。”
隻聽他話落後,又情不自禁歎息一聲,口吻似慰籍,更似遺憾。
在慕瑜的印象裡,慕湛并不是一個愛懷念過去的人,他更功利,更現實,重感情?也許有但想必不會太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除了昭信後,他還沒見過他對别人有過太強烈的感情,以及占有欲。
他一直都覺得,自己與九叔算是細水長流的親情,也許平時感覺不出有多特别,但是偶爾回憶起來,彼此的身影都已經融入生活中的點滴片段,所以他才會有感而發,回味深刻吧。
不過他倒是多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畢竟自己也算是從小一直陪着病弱的他長大的,而且自己家裡的情況,也不比他好多少,那時候隻記得他的父親文襄帝慕澄,隻顧着跟當時的皇帝蕭子攸明争暗鬥,朝政又繁忙,除了對李慕君這個所謂的未婚妻有執念外,對他們這些庶出孩子們還真談不上有多麼關心,僅僅也就隻是承擔最基本的父親責任,而他又最年長,在家裡既當哥哥,又充當父親缺失時的半個大家長,代替父親管教弟弟們。
當然他們這個家族中,年長的男孩往往都更早一些懂事,慕家是從亂世中拼搏出來的天下,他的爺爺更是個令人崇拜的英雄,在他的意識裡,作為長子也會自主去盡量多承擔責任,他沒有那麼矯情,會因為自己過得比别人更辛苦一些,就因此而覺得心有怨憤,至少自己比父親小時候還是強多了,聽說那時候皇爺爺被人追殺逃難,顧不上養家,父親幫祖母帶着幾個嗷嗷待哺的弟妹,家裡一度揭不開鍋,窮得隻能頓頓啃番薯。
大概是因為知曉父親的經曆,自己從小扮演的角色,也跟父親他差不多,所以他倒是沒有慕湛這般多愁善感,感觸良多,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該承擔的責任,他從來不會抱怨推卸,大概這也就是慕湛會覺得自己比他更堅強一些的原因吧。
“陛下謬贊了,這些都是為侄應該做的事情。”
他不知道該要如何安慰他脆弱受傷的靈魂,于是也隻能又中規中矩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