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說的對,我啊,确實不是不願意帶我們玲玲。确實是比起天天待在家裡,我還是甯願去外面打工。反正知道你有這個心意,爸媽就高興了。”
這也是江爸爸第一次有了自己女兒挺厲害的感覺,盡管他們的話題剛才好像又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但江爸爸知道女兒的好意,還是的壓着脾氣,笑眯眯的解釋起來。
“我明白,那不如我把我媽的保險交上吧。”知道自己父親的性格,江馨并沒有太勉強。看着坐在自己斜對面的母親,江馨又把話題引到對方身上。
“這——”
江爸爸是因為年輕時做過老師,所有保險和社保,從那個時候就很自然的交上了。這些年他一直都不敢長期的斷了自己的工作,也有考慮到保險社保的原因。至于自己的妻子,她從以前起交的一直都是居民保險。但中間時候她也參加過幾年工作,其實也交過職工保險的。
反正江媽媽的情況有些複雜,但如果人真的老了,确實是職工保險比較劃算一點,這一點江爸爸其實也是清楚的。
“但你媽媽今年都49歲了——”
想到如果妻子真的買了職工保險,可能還要交十幾年的錢,江爸爸就猶豫起來。
“但按照現在的醫療條件,你和我媽沒準還有可能再活四十年呢。就算還要交十五年,如果條件允許,我也感覺挺劃算的。”
“這樣你這邊壓力會不會很大?”
“不會的,我現在手上就有幾十萬,為了我媽能在十幾年後也跟你一樣領到一定的退休金,我感覺現在這個投入是可以考慮的!”
江馨和江爸爸你一言我一語的讨論起來。
江媽媽現在快五十歲了,她之前交的那幾年職工社保,不知道能不能查到。她這樣的歲數,還能不能再轉社保,再轉的話劃算不劃算,都是江爸爸和江馨讨論的重點。
江媽媽對家裡的事情,一直都很有發言權。
今天吃什麼晚飯,明天家裡買什麼大件,大後天去親戚應該帶什麼,這些江媽媽都特别懂,她也愛合計這些。
但關于打工賺錢的事情,她懂真的不多。
她之前一直在農村做家庭主婦,後來家裡田地趕上拆遷,她跟着丈夫在城裡買了房子,很自然就把戶口遷到了城裡了。在城裡時,在女兒讀大學出去的那幾年,她因為待在家裡實在無聊,也出去工作過幾年。
那幾年工作單位給她交的各種職工險,還有後來丈夫每年給她交的居民保險,她最開始其實都沒有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的。
但就算懂的不多,她也知道交了保險,她去醫院看病買藥才能報銷一點。也知道等交夠了一定的社保,等到她快六十歲真的老了,才能領到養老金。
就算不清楚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區别,她也清楚的明白,同樣的年齡,她丈夫社保卡的錢是明顯比她多一些的。同樣的病情,對方在醫院的報銷比例也是比她高的。甚至以後她的養老金,應該也是完全不能跟丈夫的比。
她都快五十歲了?還有必要讓女兒給她轉保險和社保嗎?
她這樣的歲數,再折騰這些劃算嗎?
她真的想跟丈夫一樣,也拿職工社保而不是最簡單的居民社保嗎?
丈夫和女兒談這件事情時,江媽媽因為不懂,因為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一直沉默的聽着。
最初她聽他們說話時,表情一直很嚴肅,眼裡也一些莫名其妙的緊張和不安,身體也下意識的繃直着。但聽到最後,聽到丈夫和女兒決定這次回去就去社保局咨詢這件事情後。江媽媽就微微的放松了肩膀,一直抿着的嘴唇也下意識的放開了。
如果給她交職工社保,女兒和丈夫可能要給她破費很多。這個錢可能是一交就要交很多年,最後如果她發生什麼意外,這個錢可能就是白花。
但即便這樣,家裡人也決定給她交了,也打算給她賭一下了。
江媽媽在丈夫女兒說這些時,都說自己不懂,說讓他們看着辦就可以了。
但在晚上,等女兒獨自去對面直播,丈夫帶着小孫女去外面散了。
江媽媽卻還是沒忍住,拿起電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