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雲帶着幼弟在暗衛的護送下,一路南下。
一路上,穆青雲無數次被幼弟折磨的心力憔悴。生無可戀的想,要早知你如此能鬧,那我拼死也要留在府中,為穆家掙一份清白!
幸好剛出城便碰到一個去南江投奔女兒的好心大娘,幫他解決了燃眉之急。大娘現在正是想要含饴弄孫的年紀,不待穆青雲張口,便十分開心的擔起了照顧幼兒的責任。
行至半途,管家快馬趕來與穆青雲會合,管家在穆青雲走後,因為要送信因此在王都滞留了幾日,對王都情況了解的更清楚一些。
房間内,穆青雲抱着幼弟,輕聲詢問張伯王都局勢。
連日趕路,又加上滅門大禍,張伯眼中血絲盡顯,跪地啞聲回複:“少爺,您走之後,夫人火燒穆府,連同她在内,穆家一十三口,高喊穆家忠烈,無愧台下臣民……”說到此,張伯哽咽不已。
“随後……坦然赴死。”
穆青雲仿佛早就料到,眼淚直下,仍努力深呼吸平複心緒:“父親……此刻應該也與母親團聚了吧。姨母和姑姑可還安好?”
張伯遠沒一個十二歲少年能沉得住氣,仍舊泣不成聲:“老爺殿前死谏,皇後娘娘身體本就孱弱,驟逢此事,已于七日前薨世中宮,聖上下旨,太子由容妃娘娘撫養,也算是了了皇後娘娘的遺願。”
穆青雲聞言大驚,再也控制不住:“至親離世,我卻連最後一面都未曾得見!”
張伯聞言忙膝行上前,俯身叩頭“主子萬要保重自身,夫人臨去之前,再三叮囑老奴。”
說到這,張伯停頓了一下,用顧曉的語氣,一字一頓道:“穆家榮辱此後皆系我兒之身,但其年幼,還請諸位多加護佑,我和老爺在天有靈,永守穆府,伫望我兒重歸故土。”
穆青雲聞言,彷佛看到了自己父親母親站在面前同自己說話一般,止不住渾身顫抖,又怕驚醒懷中幼弟,隻好踉跄起身,将穆錦臣放于床榻之上。
其深吸了兩口氣說:“張伯,想必你也能看得明白,君不君,臣不臣,佞臣當道,忠臣死谏,朝堂将頹。”
“少爺,但并非絕路啊!”張伯下意識的看了看左右,朝天指了指:“您自幼陪太子殿下長大,殿下雖還年幼,但已有安國平邦之胸懷,将來必成一代明君,少爺若等太子繼位,那穆家昭雪定指日可待。”
想到楚霄,穆青雲情緒才稍稍平複一些,低聲道:“我們先去南江要緊,至于殿下,萬不可讓舊部與其聯系,時移世易,他能保全自身最好。”管家低頭應是。
……
好心大娘第二天前來享受帶孩子樂趣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小孫子在一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手裡。
穆青雲介紹是自家叔叔,不放心二人,遂前來一起陪同二人去南江。
搶我飯碗?!
大娘瞬間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鬥志滿滿。先小聲同穆青雲蛐蛐:“哎呀,他一看就不像個仔細人,怎麼照顧好你們呀!”
說着還用眼斜了張伯一眼:“你看,他胡子邋遢,不修邊幅,幼兒脆弱,莫要傳上什麼病症!”
穆青雲聞言苦笑不得,忍不住替張伯辯駁兩句:“大娘,他是辛苦趕路,才如此的。況且此去南江,還尚餘半月路程,弟弟年幼,我們倆怕是照顧不好的。”
大娘聞言才開心了起來,點頭應是到:“正是正是。”
此後半月,倒也風平浪靜,一行人平安抵達了南江。
剛到南江,大娘就去投奔女兒了,臨走之前,甚是依依不舍,對穆錦臣逗了又逗,才萬般不願的将穆錦臣還給了穆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