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如恹恹道:“跟大哥比有什麼意思?那硯台指定是他的了。我随便寫寫得了!”
二人竊竊私語間,下人已取了紙筆過來分付衆人。
長興侯一指庭外供桌上插着的線香,道:“便以這炷短香限時,若是香燃盡還未寫出者,非但無獎,還需受罰!”
衆人聞言,忙凝神望月,各自靜心思索起來。
徐複祯望向庭前那輪圓月,長天無雲,月華流轉,忽然想起前世在後罩房裡生活的那段時日,白日裡她羞于見人,隻有晚上才到天井處,借着月光回憶從前那些被姑母嬌養着的時光。
如今她的處境一變再變,唯有那輪高懸的月亮晦缺望滿,靜靜地注視着她的命運波折。
想到這裡,她心中一澀,險些垂淚,忽然感到一陣視線望過來,轉頭回望過去,正好對上秦蕭清俊的鳳眸。見徐複祯望過來,他朝她微微一笑。
徐複祯心中一窒,剛要轉過頭去,卻忽然想起王今瀾坐在她身側,不可能看不到他們的互動。
于是促狹心起,故意唇角一勾,朝秦蕭眨了一下右眼。
不多時,桌上的短香已趨燃盡。
衆人也紛紛擱下紙筆。
詩會中為免評詩者認出字迹,評出的名次有偏頗之嫌,各人作好詩後都會交由專人謄抄。一般謄詩人都是詩會中不參與作詩又通文墨之人。
楊姨娘自告奮勇道:“我來謄抄公子小姐們的詩稿吧!”
楊姨娘今年二十餘歲,生得豐姿冶麗,性子又活潑大方,嫁給長興侯之前也頗識得幾個字,很得長興侯喜愛。
長興侯便含笑吩咐下人将收好的詩稿遞與楊姨娘。
不多時,楊姨娘謄好了詩稿,又将紙張次序打亂,親自捧上前遞給長興侯。
長興侯接過,先望了一眼席下諸人,見衆人翹首以盼,故意清咳了一聲,方抽出一張詩稿,朗聲念道:
-
醉月賦
酒過三巡乾坤動,猶在庭前疑仙宮。
如練月華迷人眼,金桂無風自飄搖。
-
長興侯評道:“比喻倒還有些意思,隻是這遣詞造句實在不通,還需精煉。”
徐複祯心下猜測這應當是秦惠如所作,偏頭用餘光望了一下秦惠如,果然見她撅起了嘴。
徐複祯心中好笑,又有些自嘲:秦惠如真是喜怒畢形于色,但她重生之前何嘗不是這樣呢。
此時,長興侯又抽了一張詩稿出來,念道:
-
望月有感
玉鑒折瑩光,清輝灑亭廊。
可憐明月少,無複照西窗。
-
長興侯評道:“這首用詞倒是凝練,隻是有些悲觀。侯府兒女應當蓬勃向上才是!”
徐複祯不用想也知道這是秦思如寫的。
長興侯又取出一張,念道:
-
滿月詩
玉桂蟾宮八月開,滿院花燈散華彩。
若得婵娟召即來,且問明月何處栽。
-
長興侯撫須笑道:“有趣!栽月倒是個巧思。詩句也算工整,不錯!”
徐複祯聞言亦是微笑,望向對面坐着的三公子秦芝。
秦芝是徐夫人所出的幼子,眉眼神态比秦蕭要更像徐夫人。
因着他年紀小,徐複祯與其來往并不多,隻記得他是個非常知禮聰慧的小公子。姑母離世時他已去了南昌府求學,否則秦芝若還在侯府,應當會對她伸出援手的吧。
徐複祯微微垂眸。
此時,長興侯又抽出一張詩稿,念道:
-
中秋詠月
中秋詠明月,時來涼風吹。
心随樹影動,月落人亦歸。
-
長興侯皺起了眉頭:“這……中規中矩,缺乏一點新意。”
因是團圓佳節,他也不好批評,隻好不痛不癢地點評了兩句。
徐複祯了然,這應當是庶出的二公子秦營所作。秦營隻比她小一歲,卻與她沒什麼來往,他的詩如其人,平淡内斂,無甚趣味。
那頭,長興侯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