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錦歲現在是真的看不見任何的厲鬼怨靈,這隻厲鬼也沒有讓自己實體化。在行為動作上是看不出異常的,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他想着季肖晨不愧是救世型人格的主角,剛剛那種舍己為人就能很好的體現出這一點來。
作為底層人群,從季肖晨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的時候分明應該會更加的顯得不公。
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他沒有體驗過擁有父母的愛,反而需要和很多的孩子周旋,加上天生的特殊性,更是有一種異類的感覺。
他曾經也被收養過,但因為說出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忙不疊的被退了回來。這件事後來不可控制的被傳開,從此之後他再也沒能被收養出去。
好在這是正規的孤兒院,在這工作負責照顧他們的阿姨都有愛心。哪怕因為季肖晨的特殊而會感到發毛,卻也不會苛待孩子。對幼年的季肖晨來說,最大的戰争是孩子之間的。
孩子們的排斥來自于有人帶頭,他們最是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緒,哪怕大人們看着對季肖晨公平對待,卻也在盡量的減少和他的接觸。
因為這孩子偶爾會蹦出一句“那裡有人”這樣的話來,他們一面想着童言無忌,一邊害怕也許是真的。他們看不見便能當做不存在,誰都不願意這層紙被捅破。
其他的孩子不知道這些大人其實是害怕,隻當是大人不喜歡季肖晨,就不願意和他玩,甚至會欺負他。
被排斥的感覺并不好受,小時候的季肖晨也并不能明白緣由。隻覺得他說出看到的東西是誠實,這不是大人們都喜歡的品質嗎?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好在院裡有一個老資曆的婆婆從來不會害怕季肖晨,她把季肖晨當做親孫子對待,是季肖晨避難的港灣。
也是她教給了季肖晨“鬼魂”以及亡故之人的概念,告訴季肖晨他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
“他們也隻是害怕,所以你下次再看到這些奇怪的‘人和東西’時,就假裝看不見吧,也不要對看不見的人說。”
有了她的引導,季肖晨在其他人看來是“變正常了”,等到再長大一些,理解了更多的概念之後他也問過這個婆婆。
“那婆婆不害怕嗎?”
“我當然也會害怕,但可怕的并不是小晨啊。”那婆婆揉揉季肖晨的腦袋“而且我覺得小晨之後也許可以憑這個幫助很多的人。”
季肖晨比很多人都要提前了解“死亡”的概念,後來這個婆婆在他成年不久後就去世了,季肖晨雖然難過也知道婆婆不過是去迎接新的人生,他相信良善之人并不會被苛待。
都說給自己帶來最深印象的那個人給予的教導最容易被牢記,所以季肖晨身上良好的特質就是哪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長起來,也依舊保持着一顆良善的心。
從小就不得不做很多事的他鍛煉出了一副好體魄,以前也在街上幫忙追過壞人,受到過警察的肯定。
但社會太複雜,并不是什麼情況都能見義勇為的。就比如他身上的壓鬼石會碎,就是因為他的“多管閑事”。
·
受到生活所迫,季肖晨會在外打很多份工,今天是周末,他需要扮演小醜在外沿路發放氣球和傳單。
在他路過一處地方的時候,就看到幾個男人攔住了一個落單的姑娘,說要請她去“吃飯”。那姑娘先是大聲的拒絕那些人,見他們伸手來拉自己,便開始向周圍人呼救。
其他的人看見這一幕都躲的遠遠的,唯恐禍事落到自己的身上。
季肖晨見義勇為,當即就走了過去,想幫助這個姑娘。那幾個男人見有人出頭,倒是沒再繼續,隻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季肖晨,盯着他衣服上的logo莫名說了句“在這打工呢?”
等季肖晨回去之後才知道那幾個人并不是什麼小混混,而是幾個富家子弟。老闆給他結了工資,讓他之後都不用再去了。
他離開那之後還遭人圍堵,虧得他對這事有一套沒吃什麼虧讓他逃了回來,但這壓鬼石卻因此而碎了。現在,又是被一隻厲鬼給纏上。
季肖晨覺得,今天的他倒黴透頂。不過他并不後悔幫助了那個姑娘,也依舊想要盡可能的保護樂錦歲。
樂錦歲相信他的話已經讓季肖晨十分感動,可既然樂錦歲是普通人,季肖晨就希望他能盡快離開這裡。
“總之,趁它還沒過來,你快離開....”
“叮鈴——”季肖晨的話未說完,樂錦歲的手機發出了特别關注的鈴聲,也驚動了在不遠處徘徊的厲鬼。
是謝言長打來的電話,他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從鈴铛的震動程度可以判斷出現在樂錦歲身側的是一隻厲鬼,雖然相信自己送的壓鬼石可以讓那厲鬼退卻,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