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前官員若是未得到允許,不得随意出入後宮,在绛雪閣見到父親,樊玉清确實有些吃驚。
“聽聞你病了,可好些了嗎?”
父親的聲音還是那般嚴肅,冷清或是帶了些質問。
大抵因父親是尚書令的緣故,正二品官,他想讓旁人信服他,總是愛擺些官架子。
對母親也是如此……獨獨對鳳姨娘母女細心體貼——
“有勞父親挂心,玉清好些了。”
“确實好些了,都有心思玩弄這些個東西了。”
樊保瀾看着桌上那隻紅額鹦鹉,本來平淡毫無波瀾的臉色,惹上了幾分怒意。
她并不知道父親的怒氣為何而來,當真是因為這隻無辜的鹦鹉嗎?
父親的喜怒哀愁她愈發的看不懂了,母親也是,從前,父親的貼心話總是說與母親聽,有些事也會讓母親幫着拿主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親對母親便疏離了。
大抵是從鳳姨娘入府,亦或是更早之前。
“父親這是什麼意思?”
“你做出傷風敗俗之事,險些連累樊家滿門,你說為父是何意思?你這樣怎麼對得起父親母親對你的教導!”
原來父親的怒意是因此事而起,那她又做錯了什麼?
難道要她違背承垣王?
她的苦又有誰知道。
“母親對玉清向來是悉心教導,至于父親的悉心教導,應是全都給了樊玉淺,玉清不曾見過,又何來對不起父親一說,說起來,是玉清對不起母親……”
‘噔——’
無辜的鳥兒與籠子成了父親掌锢女兒的工具,樊玉清的額頭被鳥籠砸的紅腫,整個人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鳥籠也滾向了門口,隻見紅額鹦鹉在籠中亂舞,像匹受了驚被馬繩牽制住的馬兒那樣亂撞。
“呦,本王來的正是時候,好大一場戲,幸好沒有錯過。”
臨孜王的腳尖正好抵上朝門口滾來的鳥籠,他的視線落在趴在地上‘無動于衷’的樊玉清身上,繼而又轉向受了驚正亂蹦跶的鹦鹉身上,語氣實在不羁。
若不是經過禦花園,遠遠瞧見了這位身着紫袍,頭戴進賢冠的老丈人,他怒意未消,跟過來瞧瞧拒絕見他的狠心女人是否會同樣拒絕她的父親,還真真的看不成這場戲了。
他沒想到向來循規蹈矩,一身文弱書生氣的尚書令大人,竟也是位其貌不揚,出手狠辣的主兒。
“臣拜見臨孜王。”
樊保瀾按下心中的冒火的氣焰,畢恭畢敬卑躬屈膝着問候。
“尚書令大人這是前朝官場上如沐春風,也想來這後宮耍耍官威?”
“你瞧瞧本王未過門的王妃,都被打傻了——”
他的嘴慣是得理不饒人的,隻是樊玉清沒想到他會說的如此直白,直接抹了父親的面子,面對自己的女兒道歉也不是,不道歉又礙于臨孜王的身份。
有句話他倒說的不錯,官場得意,确實會令人趾高氣昂,驕傲自滿,更甚者,得意忘形,飛揚跋扈,這也是常見的。
樊保瀾低眉順目,顯然是害怕臨孜王的怪罪,語氣終究是低聲下氣,帶了絲讨好的意味,“臣惶恐,殿下說笑了,臣隻是教訓一下不聽話,敢與父親頂嘴的女兒,并不是有意為之……”
“本王的王妃容不得任何人糟蹋,她的父親也是——”
臨孜王向來是賤笑挂臉,還是頭一次顯現如此氣憤不滿的面色,令他身邊的侍衛左倫有些害怕,接過他示意來的眼神,去将趴在地上,顯得十分狼狽的樊玉清扶起。
樊玉清的臉暴露出來,隻見額頭紅腫一片,低頭不語的模樣令臨孜王極為不悅,心中卻起了幾分心疼——
着實令他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也會心疼女人。
“這鹦鹉是本王特意讓人從兖州運來的,如今受了驚,算是隻壞鳥了,尚書令大人該如此賠償本王?”
他說話間眼神還瞥着對面一語不發的樊玉清,聲音極其冷漠,像樊保瀾傷的是他心頭肉似的,要讓面前這位嚣張的老丈人陪葬一般。
瞬間跪地求饒的樊保瀾,恐慌極了,“殿下息怒,臣……賠殿下一隻鹦鹉便是……去尋隻兖州的鹦鹉賠給殿下……”
“這般有靈性的紅額鹦鹉你當是很好尋?”
“殿下寬宥,父親不是有意的……”樊玉清恭謹說道。
她瞧着氣氛如此凝重,若是不幫幫這位偏心偏到十萬八千裡的父親,回去待嫁之時,她與母親定少不了吃苦。
“既然王妃開了口,此事那便算了——”
他心裡升起極強的喜悅感,這女人到底是求他了……
如此甚好,待她感激涕零之時,便是他收網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