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笑着道:“我們是來找你爺爺的,你爺爺在家嗎?”
在屋中的村長陳十片聽到動靜後大喊了聲怎麼了,小孫子立馬噔噔噔地跑了進去,邊跑邊喊:“爺爺,有人找你。”
陳十片從躺椅上爬了起來,牽着小孫子從房中走出,他年紀已過花甲,是個精神矍铄的老頭,走起路來卻是步伐輕快。
陳十片見到兩人略顯詫異,宋家和楊家居住的位置離村子有一定距離,平日裡也少與村中打交道,他們也甚少來往。
“村長,今日我們過來是想說下引水澆田的事情。”楊叔直截了當地開口。
陳十片這些日子也在愁田地引水問題,他家中有十八畝的水田,兩個兒子也是每日都在挑水澆田。這些時日也常有村民上門來問引水問題,聽到後不覺意外。
他将二人帶進院中,歎息一聲道:“現在村中的情況你們也是清楚的,都是在挑水澆田,你們可是在這上面有困難?”
宋景越聽到村長的話後,便知道村長誤會了他們,他道:“村長,我們在山上發現了一處水源,那處水源的水可以引下來。”
陳十片一聽臉上瞬間換了幅神情:“你說的是真的?”
一旁的楊叔道:“村長,是真的,我和大郎都看到了,這處水源還是大郎發現的。”
陳十片:“你們快和我說下那處水源在哪裡,水是否足夠,這樣,你們帶我過去,我親自去看看。”他說着就站了起來,語氣急迫。
宋景越和楊樹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帶着村長往山上水源處去了。
現在正是半下午的時候,太陽開始偏移到了西邊,不再像午時那麼強烈,樹蔭被拉長,偶爾還會飄來幾下微風。
一路上,能夠看到不少農人在田間勞作,有人看到他們走的方向,都疑惑地問,村長也隻是笑着說去田裡看看。
宋景越這邊在往山上去,林蘭在家也沒有閑着。
地裡的花生熟了,現在正是采摘的好時候,宋家的花生種在山腳下的一處荒地裡。
戴上草帽,背上背簍,林蘭和餘月蓮開始前往花生地拔花生。
這處荒地的周圍是一叢叢的雜草,又被高矮不一的樹給圍成了一個小圈,穿過一條小道才能夠繞進去。
花生藤杆長到了小腿部位,葉子青中帶着枯黃。
林蘭和餘月蓮各自從一邊開始拔花生,地裡頭的泥土幹硬幹硬的,拔起來還是有些費力,隻能先用鋤頭将地上的泥土鋤松點,這樣更方便拔一些。
剛拔出來的花生上頭還帶着黃泥,得要用力甩下。
今年的花生幾乎每叢都結得滿滿當當,沉甸甸的花生挂在上頭,看着就讓人高興。
拔花生是個費力氣的活計,需要使用巧勁,林蘭拔的時候都是握着根部,将花生扭動着往外拔,這樣花生拔起來省力的多。
不知不覺中,半塊地的花生都被拔了出來,林蘭摘下一粒剛拔出來的花生,剝殼嘗嘗味道。
剛出土的花生殼一捏就開了,裡頭躺着兩到三粒的紅色花生仁,咬起來還帶着水汽味,脆生生的,有着濃郁的花生味道。
吃完手中的花生,又開始繼續拔花生,直到日薄西山,紅色陽光被橘黃色的餘晖所代替,兩人才直起腰來,這塊地種的花生終于全都被拔完了。
拔完的花生需要運到家裡去,再将花生從上頭摘下來。
兩人将花生捆了起來放進背簍中,花生藤杆太多,一次運不回去,得分好幾次。
林蘭蹲坐在背簍前,想要将其背了起來,但是裡面花生有些重了,搖搖晃晃之中才背上。
忽然感覺背上一輕,好似是有人幫忙提了起來,她回頭一看,正是宋景越在後面。
宋景越:“背的了嗎?放下讓我來背吧。”
林蘭搖了搖頭道:“沒事,我可以的。”
“那行,我将剩下的背回去,你和娘不用再過來了。”
“好。”
背上的花生重,林蘭背上後就往家中去了。
背回來的花生都堆放在院子裡面,看天氣接下來不像有雨的樣子,也不用擔心被打濕。
晾在杆子上的豆角曬的幹硬,林蘭将其全部都收到簸箕裡面,明日再曬上一日就能夠收起來了。
“小蘭,你摘一籃子花生出來,剛拔出地的花生嫩,晚上咱們煮上嘗嘗。”餘月蓮在竈房門口說着,手中正忙着擇菜做飯。
就着夕陽餘晖,林蘭手腳麻利地摘下一籃子花生,花生上面還沾着不少黃泥,拿到溪邊沖洗幹淨,回到家時,宋景越也将最後幾捆花生運了回來。
餘月蓮煮花生的時候加了香葉、八角和幹辣椒,煮出來的花生香味濃郁,吃起來又辣又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