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自覺賜了一樁好婚事,起了興緻,又想起許久不見成嫔便過來看看。也免得成嫔因為不受寵,被人忽視。後宮自作聰明的人不少,因而康熙偶爾就會去已經不得寵的老人身邊坐坐,好向衆人表示皇上并沒有忘記她們。
“嫔妾給萬歲爺請安。”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玉舒低身行禮。
“起吧。”
“朕還沒進來就聽見你們母子的笑聲,可是發生了什麼趣事?“
康熙喝了口茶,接着随口問道。
玉舒看向額娘,他知道皇阿瑪問的不是她。
“回皇上的話,嫔妾剛才正和玉舒讀書識字的事。玉舒知道嫔妾空閑,特意尋了幾本書,好讓嫔妾打發時間。”成嫔不急不躁,語氣溫和。她明白皇上并不是真的好奇,隻是找一個話題而已。
“什麼書?\"原本轉着扳指的手停下,康熙發問。
成嫔将書給康熙遞過去。
康熙掃了眼書的名字,他對此有印象,一本書故事集,一本是遊記,這些書他也是讀過的。“不錯。這幾本書朕也是讀過的。”
隻要不是禁|書就行,康熙是樂于後宮妃嫔讀書的,後宮女子中也偏愛有文化的。
“既是喜歡讀書,朕便允你去藏書閣去借書。”
“多謝皇上。“得了殊榮,成嫔連忙謝恩。
這個話題結束,三人能夠說的話題不多,要麼是回憶胤祐小時候發生的趣事,要麼是關于玉舒胤祐婚後生活的。
待了一段時間康熙起身,“朕還有事就先走了,下次再來看你。”說着拍了拍與成嫔相握的手。
康熙走後,原本凝滞的氣息開始自由流淌,讓成嫔與玉舒放松下來。
“呼”玉舒不自覺的松了一口氣。
康熙作為獨掌大權的皇帝身上的氣勢淩厲,帶給人的壓迫感極強。
這是玉舒第二次見到康熙,而且這一次是近距離的,沖擊力更強。
成嫔是年輕時就在康熙身邊伺候的人了,也算見證了康熙從少年天子到如今大權在握的變化。
皇上每天都在成長,越發深不可測,讓人捉摸不透。
拉起玉舒的手,成嫔也怕她被吓着了。
成嫔留了玉舒吃午膳。
嫔位的份例有六道菜,除此之外因為玉舒也在這裡,成嫔使了銀子多添了四道菜,一共十道菜。
飯桌上菜色豐富,膳房的師傅也是盡了心的,手藝依舊發揮穩定,卻也能看出花了銀子的菜顯然更加用心。
玉舒在心裡慶幸康熙提前離開,不然恐怕午膳無法安心吃下。
“額娘,這個幹炒筍絲不錯。”玉舒拿起公筷,夾了些筍絲放在成嫔面前的小碟子上。
言語真摯,行動體貼關心,自然流露出對她的親昵。
成嫔微怔有些失神,不過馬上恢複笑容。
“好。”
将筍絲放入口中,筍絲清脆爽口,味道确實不錯。但對于這些年吃慣了禦膳房飯菜的人來說并不算出色,可成嫔卻吃的珍惜。
記憶中上一次有人給自己夾菜還是未進宮前,一家人吃飯時額娘夾的。成嫔回憶着往事。
“玉舒,這個臘腸味道不錯。”成嫔報之以桃。成嫔為人體貼細心,即使次數不多也足夠她注意到玉舒的喜好。
成嫔想,她要将玉舒當成親女兒看待。
若說之前對玉舒好是為了胤祐夫妻和諧,在成嫔改變心思之後,便隻是因為玉舒這個人。
她不願辜負這孩子待她的真心。
一口吃下額娘的推薦,剛入口滿是驚喜。品嘗到美味的玉舒眼睛噌的一下亮了起來,接着又連續夾了二次臘腸才肯罷休。任誰都能看出她的滿足。
成嫔帶着笑意的注視着玉舒。
玉舒敏感的覺得成嫔有所改變,雖有些疑惑,但是總歸結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