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氣惱的回頭,就見趙承安依舊含着戲谑的笑意,笑吟吟跟在她身後。
念念又氣呼呼轉過臉,頭也不回朝前走去。
趙承安依舊不言不語,不緊不慢跟着她身後。
穿過竹林小道,眼前視野蓦地寬闊起來。
念念這才發現他們站在一處山坡上。山坡之下,是成片成片金燦燦的稻田。
有頭戴鬥笠的農人埋首田間,田埂上有孩童提着壺行走。
山坡一側有條小路,間或有農人挑擔而過。
擔子上是一捆捆紮好的稻穗,金燦燦、沉甸甸,映襯着農人們歡喜的笑臉。
瞧見駐足而立的念念,農人們先是愣怔一下,随即目光掃過她身後的趙承安,又立即揚起笑臉,沖兩人問好。
趙承安以淡然的笑意回應着農人們的招呼,似乎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念念卻有些不自在,她看着這些辛勤勞作的農人,隻覺得站在一旁的自己頗有些遊手好閑,臉頰微微發起燙來。
直到面前的一波農人都走了過去,念念這才回眸去看趙承安,“這就是你帶我來看的不錯景色?”
趙承安眼底含着笑意,隻回望着念念,并不說話。
念念蹙着眉,“開口,說話!”
——一如先前不讓趙承安說話時的那般蠻不講理。
趙承安眼底含着打趣,萬分無辜為自己辯解:“明明是你不讓我說話的。”
念念從他低沉的話語裡聽出了一點點委屈的味道。
可前世暴戾無常、今世嬉皮笑臉的人怎麼會委屈呢?
念念惡狠狠瞪了他一眼,“讓你說話就說話,不要廢話那麼多!”
于是趙承安更加委屈起來,“那我是應該說話,還是不說話?”
他們說話間,又有農人挑擔行來,遠遠的就沖兩人揚起笑臉,打起招呼。
念念隻得也跟着揚着笑臉回應。等到農人走過,她又立馬變了臉色,陰沉着一張臉,惡狠狠道:“讓你說話的時候就說話,讓你不要說話就不要說話!”
她說着,手一指坡下金燦燦的稻田,“現在說說,這就是你要帶我來看的不錯景色?”
趙承安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你不喜歡嗎?”
他的聲音仍帶着淺淺笑意,但是戲谑打趣全,反而多了幾分鄭重與誠懇。
念念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可趙承安卻轉過了臉。他望着下坡之下金燦燦的稻田,以及忙忙碌碌的農人們,輕聲問了一句:“這難道不該是一片盛世景象嗎?”
當權者,為國為民,所希望的不過是百姓有衣穿,有糧食吃,不受戰亂之苦,也不受暴政苛稅之苦。
念念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卻也飽讀聖賢之書,知曉這個道理。
隻是她先前不知道,趙承安也是知曉的。
就像前世的趙遠深,追随帝王之位,雖然口中說着要如何造福萬民,可所做之事,無不是為了穩固皇權,守住帝位。
他心中或許也有造福百姓的抱負,但是在權力與地位面前,所謂理想抱負,通通都要讓位罷了。
“我隻希望,大慶所有的百姓,都能像他們一樣,不愁衣穿,不愁飯吃。他們的孩子,也能如世家子弟一般,求學緻仕,出人頭地,不受先輩之苦。”
趙承安的聲音铿锵有力、擲地有聲,他擡手指着山坡之下,就好似向天下萬民做出承諾一般。
念念被他這樣一通訴說震撼到,久久都無法說出一句話來。
這一瞬間,她覺得沉溺前世仇恨之中的自己過分渺小,糾結前世愛恨的自己過于可笑。
這世間并非隻有個人愛恨、家族利益,還有萬民福祉、江山興旺。為此,有些人願意抛頭顱、灑熱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倘若她當真有所謂“鳳凰之命”,就不該始終着眼于小恩小愛,而應該放眼天下,為國為民,盡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