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時間倒流三十分鐘。
維多利亞·勞德還沒從那扇門走進來的時候,制片方對于《新版007》詹姆斯·邦德飾演者就有了兩位糾結中的最終人選。
一個是丹尼爾·克雷格,37歲,說不上帥但有成熟男人的魅力。
一個是亨利·卡維爾,22歲,英俊迷人的英倫紳士。
制片方其實更喜歡更加年輕的亨利·卡維爾。
無他,正是因為他最便宜、最帥、身材最好,除了過于年輕之外幾乎沒什麼缺點。
況且亨利本色出演就已經足夠,他的氣質本身就很偏向于“詹姆斯·邦德”。
但他們擔心的是,如果選擇了亨利,那麼女主角呢?
亨利太年輕了,很容易将與他搭戲的女演員襯托的“顯老”。
這并不是在年齡歧視,而是鏡頭就是如此,很多外貌上的缺點會被鏡頭無限放大,出現在大熒幕上時更是如此。
這就很容易得罪一同搭戲的女演員。
有的時候,扮老真的能變老,可扮嫩就真的難,就是違和,說不上的奇怪。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讓備選中最年輕漂亮的維多利亞·勞德提前進來,與亨利站在一起看看,兩人在鏡頭前的感覺,進行一下火花測試。
火花測試就是男女主演的cp感測試,看他們能不能擦出火花來。
有的演員演技很好,但一男一女站在一起卻總覺得像是在各演各的,情侶感演出了父女感,或者兄妹情,總之就是不對勁。
維多利亞和亨利他們兩人應是初次見面,可當他倆一左一右地出現在鏡頭面前時,卻出于意料的和諧。
毫無尴尬的凝滞,兩人“放松而默契”,在制片方和選角導演看來就像是俊男美女看對了眼,初見情動的暧昧。
這個畫面就是好看。
不說是放商業片了,就是放文藝片裡,也是值得截圖收藏下來的一幕。
執行制片人米勒是攝影師出身,看着這一幕都不由地有些手癢,想要把這現場對不起這一幕的破燈光給調整好了重拍。
他都且如此,更别提主導演和編劇了,那是喜歡得不得了,喜歡到文藝病都要犯了,腦補出無數戲份。
維多利亞聽到的片段單詞,就是這些編劇和導演們開始發揮腦洞增加劇本戲份的内容了。
而在沒那個文藝細胞的制片人們看來,這兩演員對視的畫面好看到什麼程度呢?
大概就是忍不住憧憬,未來會為這對“COUPLE”揮舞鈔票的人繞地球好幾圈的程度吧。
這哪裡是什麼男女演員對視,
這就是一堆堆美金啊。
在他們低頭竊竊私語的時候,制片方這幾人甚至連到時候上映的宣發策略都想好了。
這不炒個CP?
炒,必須炒。
但怎麼炒還是個問題,于是又是一陣竊竊私語,制片方和導演編劇們又通了個氣,這才有了後面制片人讓他倆湊近點來個“相互依偎”的場景了。
原本兩個人不湊近,就這麼拉開距離在鏡頭一左一右就這麼有CP感了,湊近一瞧——
簡直火花四濺!
不用提示就自動補全的情侶設定,
不用給劇本就自然而然進行的肢體接觸,
不用他們按頭就幾乎要親上去的暧昧氣息……
這兩人,要說對對方沒有意思,不說米勒不信,連久經沙場的總制片都不信!
最終試鏡到了這兒,其他其實都是多餘。
難道還有什麼别的需要多斟酌的嗎?
沒有了,真沒有了。
兩位年輕演員片酬可都低着呢,不拿下制片方都覺得自己像是錯過了好大一顆白菜。
但他們是制片方,心裡雖是這麼想的,面上卻跟老江湖一般地一點風聲不漏。
要不是米勒加問了一句,恐怕維多利亞也不知道今天這個莫名其妙的試鏡究竟是個什麼走向。
*
【重要人物亨利·卡維爾好感度+2】
【生命值餘額:120天4小時12分56秒】
米高梅外,維多利亞與亨利并肩走出來,相視一笑。
“我請你喝杯咖啡吧?”
“一起喝杯咖啡嗎?”
不約而同地約起咖啡,兩人默契地失笑,維多利亞靠着對洛杉矶的熟悉程度指了指右手邊一棟标志性建築。
“我知道一家很不錯的咖啡廳。”
亨利順着她的右手看去,“Urth Caffe?”
“你知道?”維多利亞偏頭瞧他。
亨利點頭,“我就住那兒附近。”
這不巧了麼。
她如今也有一套房産在那兒,從瑪莎那兒轉移過來的。
隻不過當初維多利亞嫌那套房晦氣,讓人重新裝修,現在都還在通風。
想必已經通風好了吧?
維多利亞攤手,“我也住那兒附近。”
今天開始住也是住。
“原來我們還是鄰居啊!”她笑着說。
亨利眼裡有驚喜,但他不知如何表達,最終笑着用他那低沉又磁性的嗓音回她,“是的。”
兩人一拍即合,一路愉快地來到了位于洛杉矶的這家Urth Ca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