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土地廟,魏靈風風火火的吃完午飯,把碗一放就去側殿找魏夫人拿了三十五個銅闆,低頭一邊數着一邊往外走去。
魏宜從她坐下一言不發,隻顧埋頭吃飯的時候就狐疑的盯着她,現在看她這火急火燎的樣子。
忙拉住她左手的袖子:“你這是趕着去幹什麼大事呢?從鎮上回來就沒消停過。”
“哎...哎...阿姐,我是去辦正事,咱們不是和滿福樓定下了一筆供應買賣嘛,但是昨天做的仙草凍是在鍋裡凝固的,切塊後每塊大小不一,所以今天我請根叔幫我們做幾個方正的模具,這樣每塊大小都一樣,不僅美觀也讓大家都不覺得自己吃虧。”
魏靈說着把數好的銅錢往錢袋子裡裝。
“我這是趕去給根叔幫忙呢,早點做好咱們回來也能早點做完明天要供應的貨了。”魏靈把錢袋子繩子拉緊,就往外走去。
“等會,我洗完碗和你一起去。”
魏靈頓了頓腳步回頭說到:“阿姐,你就别去了,等會你和娘去村裡找人問問能不能買幾塊村裡人自己織的粗棉布,可以用來過濾。”
魏宜應了好,就由着她出門了。
魏靈到達楊大娘家的時候,楊大娘已經帶着兒子兒媳下地去了,孫子孫女也出門玩去了,隻有李根叔一個人在院子裡鋸木頭。
魏靈上前去幫忙,兩人沒有什麼過多的話要講,隻鋸木頭的時候魏靈幫忙扶着一端,或幫忙遞個工具,或跟他詳細解釋下自己想要的模具形狀。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七個模具都做好了,每個組裝好的時候魏靈都往裡加水。
現在來看都沒有出現漏水的情況,那就都是合格的産品了。
謝過根叔後,魏靈就要抱着模具回去,但是七個實在是有點多......
楊大娘這時候也回來了,讓她的二媳婦英娘幫着魏靈一起拿回去,還摘了兩個嫩葫蘆給她一起帶回去。
把魏靈送到門口後,英娘就要家去,魏夫人和魏宜趕忙接過她手中的東西道謝。
“這村子裡的人,雖沒接受過多的文化教育,但多心地善良,思想質樸。”
魏夫人望着英娘走遠的背影,“想當初出事後,京城的那些親朋好友都急着跟咱們撇清關系呢。”說完有些落寞的拿着東西走進去。
魏靈她們沒聽到魏夫人的念叨,把東西放下後就開始盛飯準備吃晚飯。
晚飯吃的是将鮮筍和菘菜切碎和米煮的粥,用的是筒骨熬得大骨湯,且不說味道如何,這樣子實在是......
通過這兩天的飯食,可以得出魏夫人和魏宜的廚藝都不太行的結論,巧了,魏博士的廚藝嘛,也是相當的不行。
魏靈閉了閉眼睛,默默安慰自己:沒事沒事,努力緻富,以後請個大廚,實在不行天天下館子。
快速地往嘴裡扒拉碗裡的粥,幾人吃完晚飯後,将鍋洗淨就開始做仙草凍。
按照昨天的經驗在鍋中加入涼草,煮好後,拿出兩個模具,往裡面倒入涼草液,在表面蓋上一塊粗布放置在桌上。
忙完這些後,又往鍋中加入些水,煮沸後倒入桶裡摻些涼水擦洗身體。
是的,“擦洗”,穿過來三天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魏靈沒洗過澡,也許在她穿過來之前更久......
這在即将入夏的嶺南來說,實屬難忍。蓋房子的事情必須加快進度,而且必須得蓋一個浴房!
這兩天的運動量實在大,魏靈現在的身體也處在長身體的過程中,每天一沾枕頭就睡,全程深度睡眠。
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天已經很亮了,魏夫人和魏宜又是早早的起了。
“阿靈,醒了,先去把粥喝了。今天我一個人去鎮上送貨就是了,你在家乖乖陪娘待着。”
魏宜正在給仙草凍切塊,按照魏靈訂做的模具,每個模具可以做出二十塊,她們昨晚做了兩闆,也就是四十塊。
除了送到滿福樓的三十塊,還剩下十塊需要自己去集市上叫賣。
“嗯,阿姐,等會我幫你一起提到牛頭際,你坐上牛車我就回來。”
送完魏宜後,魏靈沒有立即回去,她找了根細長的樹枝,在路邊左右劃拉了一會。
看了幾個地方,可以确定這地區的泥主要是黃泥,用來燒制青磚粘性肯定是不夠的,但是普通的紅磚應該可以。
魏靈走到村口後,剛好碰到村正家的孫子李群,她向小孩招招手,“小群,你爺爺在家嗎?我有事找他,可以帶姐姐過去嗎?”
小孩記得這個長着圓乎乎的像剝了殼的荔枝臉蛋的姐姐,前天還給他們送了好吃的“黑豆腐”呢,忙上前拉着魏靈的手,搖頭晃腦的往家去。
到家後,村正正在修補前院的籬笆,看到自家孫子領着魏靈來了。
他停下手中的活,向魏靈點點頭,“戶籍文書還沒好,這兩日都忙沒人到縣城。”
“辛苦您了,我今日來不是問戶籍的事,我是想問問您,如果我們要蓋房,要用的泥可以從哪裡取?”魏靈放開小群的手,走到村正邊上。
“按理說,村民要蓋房,村中的土都是能取用的。”村正已經直起腰。
擡眼看了看魏靈的眼睛,“但是,要注意不能影響到山體的安全和其他村民的利益,所以村民蓋房一般都是先挖要蓋房那塊地周圍的土,不夠再到山上挖一些。”
魏靈的眼眸亮了亮,高興地答:“诶,我知道了,謝謝您。麻煩您等戶籍文書辦下來後,給我們母女三人劃一塊地。”
“嗯,這兩天我要讓這小子他爹進城一趟,到時,順便幫你們辦了文書。”村正拿手指了指在一旁正和公雞“對峙”的小群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