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羲之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
“哇……”
坐在沙發上的她,足足捧了半小時的包裝盒,不舍得放下,也不舍得拆開,就隻是捧着,用心感受着這由現代科技凝聚而就的重量。
“中也先生,是你幫了我吧!”王羲之嘴角噙着笑,偷摸摸湊到他身邊,小聲的詢問聲裡,滿滿的都是高興,怎麼也藏不住,“太謝謝您啦!”
“诶?”中也略有些驚訝,他沒想到會被王羲之發現,有些尴尬地撓撓後腦勺,他咕哝着說,“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隻是起了個加速劑的作用罷了,他想。
“但還是很謝謝呀!”她笑彎了雙眸,發梢都鍍上了明麗的色彩,“我一直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說這件事呢。”
中也更不好意思了,低垂着頭,也不敢看她。
“真……真不是什麼大事……”
畢竟他最初的出發點,就隻是單純地想要拿回手機而已。
王羲之低低笑了幾聲。她終于不再捧着盒子了,轉而放在茶幾上,從房間裡拿出了一把拆信刀,小心翼翼地沿着邊緣劃開塑料薄膜。
“這東西果然光是看起來就很厲害呢……”
小聲驚歎着,王羲之從盒子裡拿出手機,在手裡掂量了掂量,擡頭望向中也,目光裡滿滿都是求助。中也瞬間就明白了這幅表情意味着什麼。他幫忙進行了一下基本的調試。
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估計她能稍微消停一會兒了吧。中也心想。
但事實好像沒有這麼順豐順遂。王羲之成為了手機的囚徒。
中也一天陪在王羲之身邊十小時,其中有九個半小時,王羲之都抱着手機。
确實,這部機器是她學習的工具之一。可在學習時間之外,便就統統都是娛樂時間了。
通常情況下,娛樂的時間比學習更多,再繼續下去可能會越來越多。
想到那些三流媒體常提到的“被科技禁锢的現代人”之類的危言聳聽,中也慌了。
他可别是弄巧成拙了。
經過一番思想鬥争,他決定找王羲之好好談一下這個問題。
“咦?沒事的啦,我很有分寸的。”她擺擺手,滿不在意的模樣,說這話的時候,目光都沒有從手機屏幕上移開,“對了,中也先生有推特或者臉書什麼之類的嗎?我可以關注你哦。”
“……你什麼時候連社交網站都注冊上了。”
“拿到手機的第一天啊。”她的語氣滿是理所應當,甚至還和他抱怨了起來,“有點麻煩呢,注冊賬号這件事。因為還要注冊好多别的東西嘛。不過倒是挺有趣的。”
中也的大腦在顫抖。
她快要被現代科技完全荼毒了啊!現在的情況絕對不是什麼好征兆!
清清嗓子,中也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他得想個辦法,不說讓她完全離開手機,至少也不能讓她整天都抱着手機。
再清清嗓子,中也側過身子,正對着王羲之,沖她打了個響指,讓她的視線成功從手機上移開,才開始說話。
“你最近還缺消遣嗎?”
“不缺。”王羲之乖乖搖頭,指了指手機,“我覺得這個就很有趣了。”
完全承包了她的所有消遣!
這回答不太妙。
雖然出師不利,但中也并沒有放棄,擺出當時遊說魯迅的認真程度,繼續問:“那你不想看看書嗎?雜志也可以。現在有很多有趣的雜志。”
“字太多了,我有點看不懂。”王羲之坦誠地告訴中也說。
中也的小雷達精準捕捉到了王羲之話中最關鍵的字眼。
“字太多?”
确實,王羲之現在的能力,隻是勉強和中也對話的水平而已。而且,光就這麼幾句話,她還說的磕磕絆絆漏洞百出呢。如果不是本着“說得多才能掌握外語”的原則,她早就因為自己那垃圾一樣的口語而尴尬到自閉了。
話都說不明白,看懂文章當然更不容易。王羲之把看書的念頭壓在了後頭,準備等自己的水平再精進一些,再考慮這種高難度的事情。
中也捕捉到了盲點。
“那就看點字少的。”他的語氣帶着蠱惑的意味,“而且,還能幫助你學習呢。”
“哦?”王羲之被激起了興趣,湊到他身邊,好奇地睜大了眼,“有什麼字少的?”
“嗯……”他想了想,“漫畫?”
“啊……我知道的,漫畫……”她垂下眸子,恹恹說,“就是發表在報紙上,用來諷刺政府和……”
“不不不現在的漫畫不是你說的這種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