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前男友辱追我三年了[娛樂圈] > 第17章 我遇見了一位貴人

第17章 我遇見了一位貴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存真隐隐聽到備采室外傳來楚辭的聲音。

那家夥怎麼跟塊狗皮膏藥似的賴着她,就算是營業對象也得有點邊界感吧?

沈存真一邊在心裡吐槽,一邊頻繁地往門的方向看。

沒闖什麼禍吧他?

楚辭wer了兩句就沒了動靜,沈存真擔憂得都有些坐不住。

她那群“前男友”就跟遊戲裡的小怪似的一會兒刷新出來一個,楚辭又沒牽上繩,萬一給人家咬了咋辦?

“在想什麼呢?“負責采訪的人物PD注意到她在走神。

“楚……”沈存真脫口而出,“出門左手邊那家鐵鍋炖還挺好吃的。”她連忙找補道

柳荔的目光裡又多了幾分探究。

“翻看演員檔案的時候,我發現你21歲之前的演藝生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她繼續問道,“17年,你在四所頂尖院校的校考中都取得了表演第一的成績,備受媒體關注;在電影學院就讀期間,你參演了多部影視作品,其中文藝片《藏冬》更是獲得了多項國際電影節提名……”

“後來,你通過了吳恒執導的劇情電影《囚徒困境》的海選,并與老牌經紀公司‘遠揚娛樂’簽約,”柳荔聲音一頓,“可你接下來的行為,卻像是故意要自毀前程。”

———————————————————

在選角方面,吳恒表現得極其嚴格,他不但對演員的專業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還注重“眼緣”和“感覺”。

沈存真記不清自己到底經曆了多少輪篩選,才站在了那位聲名顯赫的大導演面前。

他的穿着像一位駐紮在蒙馬特高地的街頭藝術家,頭戴一頂洗得褪色的貝雷帽,斑駁的灰發在腦後紮成一個小辮,顯得親和又文雅。

吳恒先是提問了沈存真對角色的理解,他在她回答時頻頻微笑着點頭,随後還深刻而不失幽默地做了一番補充。

談吐自如的同時,還顯露出恰到好處的人文關懷,讓人不由對他心生崇敬。

沈存真的試鏡片段是女主人公歇斯底裡的爆發戲。

當她通紅着眼眶,呼吸急促,很明顯還沒從情緒狀态中脫離出來的時候,吳恒把蒼老的手壓在她的個人資料上,突兀地命令道:

“把你的嘴張開。“

沈存真愣在原地,于是吳恒和藹地重複了一遍:“把你的嘴張開。”

後來,沈存真再審視這段記憶,能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吳恒預謀的第一步,也是最早被拉響的危險警報。

如果她不強壓下心頭的不适感,而是選擇聽從自己的直覺,立即抽身離開——

就不必支付如此慘烈的代價。

可就在五分鐘前,他們剛基于電影的選材“推心置腹”地談論了有關家庭暴力、女性安全的話題。

他也許隻是對女主角的面部細節有特殊的要求,沈存真自我安慰着。

“你的牙齒不尖。”吳恒看完後玩味地說。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集中培訓,沈存真被最終确定為《囚徒困境》的女主角。

毫無疑問,吳恒是一位才華出衆的導演:他對叙事節奏把控得很好,鏡頭語言個人風格強烈,場上調度井然有序,指導演員表演也總能一語中的。

他在劇組有着絕對的話語權,似乎有意在向沈存真展示這一點,上一秒還和她打趣說他們算半個校友,下一秒就突然暴怒,讓某位攝影 “立即走人”。

直到現在,沈存真都很難給出吳恒行為越界的具體時間節點,因為他對她的冒犯,正好處于“關心”、“指點”、“開玩笑”和性騷擾之間的模糊地帶。

例如拍攝中途,吳恒沒有喊服裝師過來幫忙,而是親自走上前,把她襯衫領口的紐扣多解開了一個,随後便返回監視器前,繼續和攝影指導争論這一段是該用固定鏡頭還是前推。

或者在某天的飯局上,吳恒跟制片人誇贊沈存真“表演很靈”,把手繞到她背後拍了拍她的肩,不動聲色地把最後一下換成了輕撫。

這種感覺就像是咬到了一顆被蛀的蘋果,當你發覺夾在果肉之中的半條細小的肉蟲時,胃裡才會延遲地泛起惡心。

沈存真的第一反應是切斷和吳恒的一切非必要接觸,但吳恒對外僞裝成了一名親切的長輩,她的抗拒和戒備反而引發了非議。

那段日子,幾乎整個劇組都在向她施壓,迫使她接受吳恒的“好意”。

一位原本和她關系要好的年輕男演員,無比憤怒地對她說:“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吳導演恨不得手把手的教你演戲,我想在旁邊偷師他都不讓,憑你是一個女生,就能得到那麼多優待……你到底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沈存真逐漸意識到,她現在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忍氣吞聲,要麼魚死網破。

吳恒還沒有再進一步地試探她,但沈存真有種可怕的預感:她正處在懸崖的邊緣,一旦後退,就會筆直地跌入深淵。

可她剛和遠揚娛樂簽訂了五年的合約,如果單方面撕毀演藝合同,她不但要向電影制作方賠償巨額違約金,還可能面臨經紀公司的起訴。

吳恒在A市的影視圈内勢力驚人,他曾在酒後得意地向她炫耀,他隻是打了幾通電話,就把一個看不順眼的小明星逼得無戲可拍。

而比起這些,最令沈存真感到恐懼的是:

演員并不是一個天道酬勤的行業,但一直以來,她都願意相信努力是有用的。

隻要行得端正,不斷打磨演技,認真對待每一個作品,總會得到認可。

但吳恒導演是這麼選中她的嗎?她能夠從2000多名藝校學生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專業能力、眼緣和感覺,還是僅僅因為她 “牙齒不尖”,看上去順從和好操控呢?

那她還要被這樣挑選多少次?這個世界上究竟還有多少個吳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