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将歸于落寂與孤獨。昔日蘭亭的盛宴已在曆史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月落星沉,一夜的歡聚也逐漸沉寂了下來,最終每個人自己孤獨頌唱着今夜的美好。落寂的身影何不像人生這一場通向永恒的列車,我們在天使的恩賜中來到了人間,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鹹,卻最終又是獨自一人迎接生命的告别。或許永恒就是記憶的存在,即使生命的本體走向了生命力的盡頭,但我們帶給别人的那一個自己依然存在。屬于每個人自己的自傳裡的那個存在,是每個人自己回憶的詩,死亡與遺忘哪一個更難接受?愛卻是打開永恒的命運之匙,因為有愛,才有了我們記憶的色彩,在匆匆忙忙的一生中給最愛的人裡留下了最珍貴的記憶,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多願時光定格在此刻,讓我們在愛的人中塗滿色彩。你與我姐妹的雙生聯系是上帝的骰子在人間的選擇,願我們永遠記住彼此。
我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中寫下了這段話,此刻是半夜淩晨三點,以此告别昨日。
“起床啦,都晌午啦”姐姐裹挾着晨露氣息的指尖輕戳我額頭,嗔怪尾音裡卻藏着蜜糖般的縱容。昨夜聚會的清酒泡沫尚未在記憶裡消散——指針滑向淩晨兩點時,我們才踩着月光跌進家門,霓虹燈河早已在窗外交織成無聲的催眠曲,我們卻像夜晚裡的螢火蟲盡情的享受着那一刻的美好,演奏着屬于我們幾位設計師的狂歡交響樂。
“再不去洗澡,你就要變成‘黃油焗肉’了——衣服全是油煙味,身上油得都能吃炸雞了!”
“好的,我親愛的思昕,此刻便轉身踏入浴室。嘩啦啦的水聲漫過耳際,似要滌蕩所有過往。鏡面因蒸汽氤氲出朦胧輪廓,我望着鏡中的倒影卻逐漸清晰——舊身份正在水流中碎成銀鱗,取而代之的是即将書寫新篇章的沐檸。少女輕擡手拂去鏡面水霧,鏡中的自己正對她展露淺笑,仿佛在說:從今天起,你将以這個名字重新出發”。
蒸騰的香草奶油泡沫裹着百合洗發水的清甜,在氤氲水霧裡釀成微醺的夏日雞尾酒。我踮着濕漉漉的腳尖貼近書桌,發梢垂落的水珠在思昕批注的「此處需補充典故」旁暈開墨痕。仰起的脖頸拉出天鵝引頸的弧線,帶着未擦幹的橙花尾調,像偷飲花蜜的貓兒将鼻尖探向唇畔——這是個氤氲着檀木香,正在解凍的冰鎮吻。
指尖在手機屏幕上頓了頓,奪人眼球的消息彈出——"下一期内衣主題《夏日·花季美學》,兩周交稿"。消息氣泡在對話框炸開時,有人甩出鍊接開始吐槽,屏幕上飄過無數個抓狂表情包;有人扶額歎息,昨夜的歡愉尚在餘韻中蕩漾,現實的劇本卻已翻至新章。我會心一笑:大家加油。
在思昕準備《離騷》教學方案的過程中,當我們探讨到《楚辭》的意象美學時,忽然間我萌生了将《楚辭》中的浪漫主義元素融入内衣設計的構想。這部“中國古典浪漫主義文學源頭”的典籍,其飛揚的想象力與瑰麗的美學體系,恰可為當代服飾設計提供豐沛的文化滋養。
楚服中"浴蘭湯兮沐芳"的香草崇拜,為天然材質的運用提供了文化依據。真絲緞面基底上,手工刺繡的江離紋樣如流動的草木詩行,既呼應了"制芰荷以為衣"的服飾美學,又通過觸感傳遞出草木芬芳的詩意。這種設計理念暗合楚人"尚柔"的審美傳統,将服飾轉化為承載自然靈性的載體。
《楚辭》"揚雲霓之晻藹"的瑰麗想象,啟發我們嘗試莫蘭迪色系中的灰紫漸變。通過蕾絲镂空與珠片鑲嵌工藝,打造出若隐若現的神秘感。而"朝飲木蘭之墜露"的清雅意象,則通過植物染技術将栀子黃與竹青交織成天然環保面料,傳遞出返璞歸真的東方美學。這種色彩體系既延續了楚服"華采衣兮若英"的浪漫,又符合當代生态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