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對趙即安有用的信息便是那句:生物科技第二任執行總裁,首次将意識與□□相分離。
又是生物科技...
趙即安換了搜索關鍵詞「生物科技公司」
鋪天而來的的廣告和貶褒不一評價。
“喜報!生物科技研制出增強意識體藥物!零痛苦增強意識體!”
怎麼越看越像傳銷。
趙即安有浏覽相關生物科技的信息,沒有相關重要内容,大多是生物科技最新成果,卻采用傳銷的宣傳方式,讓人難以相信。
偌大的企業,卻在宣傳上一點也不上心。
趙即安繼續浏覽。
生物科技相關任職人員以趙即安目前的權限搜索不出來,僅有抛頭露臉的法定代表人和哪位明星又代言生物科技的新産品。
越是神秘,越是有問題。
趙即安不信生物科技與阿喀琉斯毫無關系。
趙即安轉而退出搜索,登錄生物科技官方論壇,企圖尋找些有用的信息。
「重磅消息!大腦實現理性化!」
這條新聞幾年前便出現了。
具體内容大概是生物科技發現一種技術,能夠增強前額葉皮層參與調控和控制情感反應。
生物科技早就便緻力于抑制情感産生,實現人類的理性化。
當時主要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杏仁核。
杏仁核對情緒的處理與情緒的記憶和儲存密切相關。比如當個體經曆恐懼或愉悅的事件時,杏仁核會參與這些情緒記憶的編碼和存儲。杏仁核也參與社交過程的情感信息,例如信任、同情、厭惡等,抑制這些情感的發生,通過理性地思考,建立起新的社交關系。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情緒的失控歸咎于杏仁核劫持。隻要阻礙下丘腦向杏仁核輸送刺激,杏仁核便不會劫持。
事實上并非如此。
當下丘腦向杏仁核輸送的刺激被阻礙時,杏仁核無法獲得足夠的背景知識來正确評估外界的刺激,這可能導緻杏仁核對無害的刺激産生過度反應,從而增加杏仁核劫持的風險。
即便杏仁核劫持的産生是縮短反應時間,更好的保護人體。
但在人類追尋理性面前,這種保護似乎過于多餘。
發現抑制刺激傳向杏仁體的方法行不通後,科學家又提出來另一個方案——抑制杏仁體活性。
就好比一個暴躁的人,如果你不去刺激他他也會暴躁時,便把他打一頓,打的傷痕淋漓,讓他沒有暴躁的機會。
但是,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減少情緒劫持,但不能完全消除它。
人體不允許你毀壞它後,人類便開始和自己的軀體做起了鬥争。
他們高呼反對直覺腦杏仁體的劫持,崇尚理性腦前額葉皮層。
他們沒有想到,自身的“高呼”,這種激動的、不容反駁的情緒,也是杏仁體的産物。
理性這一詞彙涉及敏感話題,評論裡貶褒不一。
人們又尊崇它,又害怕它。
他們渴望絕對的理性,又難以接受絕對的理性。
人類就是這麼複雜,是情緒帶給他們的複雜。
但這個事實,他們似乎又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