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争回到沙發上,拿過自己的手機,打開京東APP,立刻下單了兩台最新款手機,而後她點進家庭群,給三妹李希希發出視頻邀請。
手機響了好久才接通,屏幕裡出現一個洋氣又文靜的姑娘,對方說:“大姐,你回家了?”
“啊,中午回來的。”李争争說。
“什麼時候走?你怎麼也不提前跟我說一聲呢?早知道我今天就不安排班會課了。”
“時間太緊了,本來隻是打算回來拿個戶口本就走,結果媽給包餃子,我就吃完晚飯再走。”
“哎,我又見不着你了。”李希希遺憾地說。
“等你放假......哎?不對啊,現在就是十一假期啊,你們怎麼不放假?”
“我們今年升高三了,哪兒還有假期?我跟你說我現在連覺都不夠睡,頭發一把一把地掉,學校還天天給我們打雞血,天天說沖刺沖刺沖刺!哎呀,要了命了,這一年可快點兒過吧。”李希希好不容易和大姐視頻,滿腹的牢騷可勁兒發。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語文。”李争争和她哈哈哈笑作一團,還像小時候一樣親昵。
“沒毛病,一點兒沒錯,你知道我每天上課像什麼嗎?”
“像什麼?”
“就像手機信号兒,我用5G庫庫一頓輸出,有的孩子用4G接收,有的孩子用2G接收,有的孩子可就厲害了,他直接給我開飛行!開勿擾!你說我愁不愁?頭發能不掉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李争争被希希逗得哈哈大笑。
“你找我有事兒啊大姐?我得趕緊去備課。”
“噢,我想問你明天能不能回趟家,我給爸媽一人買了個手機,你回來給他們調試調試,錄一下面部ID,同步一下手機數據,我怕他們自己不會弄。”
“行啊,你在網上買的?”
“對,京東上買的,估計明天上午就到了。”
“行,那我明天晚上回去,這事兒交給我吧。”
“好嘞,那你去忙吧,趕緊去備課。”
姐妹倆挂斷電話,李争争對父親說:“爸,等等吧,明天讓老三給你設置新手機,這個手機也老了,咱們不用了。”
“你又亂花錢,這個手機還沒壞。”父親總是這樣,不管女兒現在多有錢,他們還是舍不得多花一分,一提花錢就舍不得。
“行了,我都買了,明天用新的。”
不一會兒,媽媽端着一大盆餃子餡兒出來,對爸爸說:“老李啊,餃子皮兒交給你咯。”
“好嘞。”爸爸欣然答應,他自己轉動輪椅轱辘,去到廚房裡擀餃子皮兒,擀好了就喊一聲:“争争,來拿餃子皮兒。”
“好嘞。”李争争愉快地應和着捧出一摞皮兒,她和媽媽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包。
接近晚飯時候,姑姑從叔叔家回來了,一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吃了頓熱騰騰的餃子。
飯桌上,姑姑再次提相親的事兒,李争争隻是打着哈哈兒蒙混過去,在自家人面前,她斂了鋒芒和尖刺,不較真兒,不表态,不說難聽話,當然也不說真心話。
吃過晚飯,也才下午五點鐘,李争争準備離開,家裡人紛紛挽留,可她的時間實在是太緊張了,解釋道:“我明天還得去外地工廠,實在是沒時間。”
父母的不舍寫在臉上,李争争叮囑道:“你們在家照顧好身體,什麼都不用你們操心,尤其是你,爸,出來進去千萬要當心,馬上天氣冷了,外面該結冰了,一定一定得注意安全,給你們在市裡買的房你們也不住,樓下又有公園又有商場,還離醫院不遠,非願意在村裡住着。”
“嗨,我們在村裡住習慣了。”父親說。
李争争歎了口氣,十分無奈,“行吧,你身體不方便,别老出去幹活兒,怎麼說你都不聽。”
父親嘿嘿一笑,說:“好啦好啦,今年活路不是很好找,不去了。”
李争争知道,父親隻是嘴上說“不去了”,每次回來他們都繞不開這個話題,父親倔,李争争也倔,她說:“我們都長大了,如果你們還那麼辛苦地幹,那我們長大的意義是什麼呢?”
“不是怕拖累你們嗎?你能闖到現在不容易,我們不能給你添負擔,好了,快走吧,别太晚了。”李武說。
“就聽你爸的,把這盒餃子帶上,放車載冰箱裡,回京以後記得煮來吃啊。”王惠叮囑道,“别老口頭挂着減肥減肥的,好好吃飯,照顧好自己。”
“知道了,走了。”李争争伸手要接那盒餃子,媽媽沒有遞到她手裡,而是同她一起拎從郭奶奶家拿回來的各種吃的喝的。
媽媽給她安頓好後備箱,爸爸和姑姑也送她到門外。
李争争坐到車上,系好安全帶,戴上避光墨鏡,發動車子,開到門口,她将車窗降下,把墨鏡搭在鼻梁上,沖窗外告别:“爸,媽,姑姑,我走了,你們回去吧。”
“到家告訴我們一聲兒。”媽媽叮囑她。
“好嘞,知道了。”說完,腳踩油門,開車走了。
巷子口轉彎時,李争争下意識透過後視鏡回望,父親的單拐忽然倒在地上,他顫巍巍地試圖彎腰接住,可怎麼都夠不到。
李争争的心頭忽然被針刺了一下,父親不再挺拔,母親容顔滄桑,而他們此刻真切的想法是如何不拖累自己。
或許,有些矛盾就是無解的,年幼的遺憾也隻能随風而逝,若緊緊抓着那無法彌補的事,是不是會造成更多的遺憾呢?
而對于門口的父親來說,這怎麼夠都夠不到的拐杖就像女兒飛遠的心,他怎麼靠也靠不近,他知道女兒心懷遺憾,或者說他一直在自我怨恨。
王惠扶住他,姑姑彎腰把拐撿起來遞進他手心,姑姑望着不遠處的汽車尾氣和飛揚的塵土,喃喃道:“完了,完了完了,這下真嫁不出去了。”
——
李争争在北京打拼整整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