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執政生涯,呂後把大漢的根基打得日益穩固。一個個殘暴跋扈的異姓諸侯被鏟除,地方隐患被掃清,黎民安居樂業,天下承平。她鐵腕治國,善于用人,讓漢朝渡過了最動蕩的時期。】
天幕一轉,西漢未央宮中,一個身患重病的老人,躺在床上,發布一系列命令,這個老人不是别人正是重病垂死的呂後。
【公元前180年之際,呂後身染重病,她在臨終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她擢升了兩位至親侄輩,即趙王呂祿,令其擔任上将軍之職,負責統領北軍;梁王呂産,則被授予相國之位,掌管南軍。此外,她還冊立了呂祿之女為少帝皇後。】
漢惠帝元年
呂雉看到天幕中,自己年老體弱,重病垂死的景象,一時之間百感交集,要知道她這會兒才成為大漢太後,還未暢想日後臨朝稱制的日子,就先知道自己何時駕鶴西去。
魯元公主看見天幕中,自家母親因重病離世,心中擔心母後的身體,焦急的說:“母後,您現在身體如何?來人,快去宣太醫前來,為母後檢查檢查。”
呂雉看着女兒擔心自己的身體,心中倍感辛慰,笑着安慰女兒:“魯元,母後沒事,不用擔憂,母後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不用找太醫。”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呂後心中仍舊充滿憂慮,她傳喚呂祿與呂産至病榻之側,親口向他們交代後事:“昔時高祖曾有誓約,非劉氏血脈不得封王。而今,呂家已有三人獲封王位,群臣心中必有不服。我離世之後,你們必須緊握兵權,嚴守宮廷,萬不可因參加我的葬禮而離開軍營,以防發生不測。”】
【可是,呂後為呂氏家族的未來籌謀深遠,呂後的臨終遺言,呂祿等人沒記到心裡。】
【自從呂後在未央宮辭世的哀诏頒布之後,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劉氏宗親、功勳集團與呂氏一族,三者之間關系之緊張,仿佛箭在弦上,随時可能爆發。長安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猶如黑雲壓頂,風雨欲來。】
【首先,忍不住率先采取行動正是朱虛侯劉章。劉章因迎娶了呂祿之女,而被呂後視作心腹,故而長久以來一直寓居長安。劉章說他的妻子告訴他,呂家正暗中調動兵馬,意圖脅迫朝中重臣,擁戴呂氏族人登基為帝的消息。
但是這個消息可能就是劉章自己的借口,畢竟在古代女子出嫁後,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呂家會把這樣隐秘大事告訴嫁出去的女兒,如果你們是呂家,你們會洩露這樣的大事嗎?
劉章火速派遣密使,不分晝夜奔赴齊國傳遞消息,讓兄長齊王劉襄即刻調兵遣将向西進發,自己與胞弟劉興願意作為内援,伺機鏟除呂氏勢力,擁立哥哥齊王登基為帝。
劉襄在得到劉章消息後,心中狂喜,自己離皇位這麼近,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己可不能錯失良機,必須發兵。】
大秦
秦始皇深居高位多年,對于天幕呂家造反的情況早已了然于胸,對着長子扶蘇考察:“你認為如何?”
如果說是原來的扶蘇定會對史書深信不疑,到經過多次天幕觀看後,也不再是當初那個小白了,對始皇說:“父皇,天幕說的有理,兒臣認為此事可能真如天幕所言,若兒是呂家如此機密大事也不可能輕易說出。”
漢惠帝元年
“呵,劉璋……”呂後心中翻江倒海,她是真未曾想過是劉璋長大以後,居然是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還有劉襄也對皇位有野心。
天幕下無數百姓聽了認為,天幕所講有禮,這種事情一旦被人發現,就是要命的,那都是要非常保密的,要是自己家是呂家,哪裡會告訴出嫁的女兒。
其他迂腐的大臣與書生們,雖然一直對史書上記載劉章說的妻子透露呂家的事深信不疑,經過天幕這一說,心裡也不由懷疑是否呂家造反是假的,都是劉章的借口,畢竟他們隻是一直深信史書,又不是真的傻子,若換成自己是呂家也不會那樣做。
【當齊國意圖謀反的情報抵達長安之際,呂産與呂祿立即着手緊急磋商,并果斷采取了應對措施。他們沒有選擇呂家的親信領兵,而是選擇灌嬰,統領十萬精兵出征。】
【他們未曾料到的是,灌嬰統率的大軍在剛邁出軍營的那一刻便心生異志,主打一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對于灌嬰的做法,呂祿等人都麻了,可又奈何不了對方。
另一半功臣集團的陳平,周勃等人也開始采取行動了。
陳平得知郦商是呂祿好友,派手下将郦商秘密帶至丞相府,并以郦商的性命作為籌碼,強迫郦寄前去勸說呂祿,讓其主動放棄對北軍兵權的掌控。
郦寄别無選擇,隻好死道友不死貧道,并主動去勸呂祿。
郦寄勸說道:呂祿不如盡早交還将印,放棄軍權,辭去丞相之職,與朝中大臣共立盟誓,随後返回自己的封國。如此一來,便能安心無憂,子孫後代亦可長享榮華富貴!
呂祿聞言,深感其言有理,對于郦寄勸說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