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每一個新王朝的建立,都是一次對舊王朝的革命,就像三國演義裡關羽刮骨療傷一樣,這是個極度痛苦過程。但總有那麼一些王朝的開創者并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選擇走捷徑,讓這進程大大加快。
可是捷徑是那麼好走的嗎?想走捷徑就要付相應的代價,其副作用就是革命的效果大大降低,東漢就是這樣一個王朝,東漢劉秀為了得到天下選擇走了捷徑,東漢付出代價就是成為皇權最乏力的王朝。
因為劉秀就是靠世家豪強建立東漢,東漢百年曆史就是與世家豪強跌跌撞撞間走過來的,東漢形成了另類的“無為而治”,不是不想治,而是政令難出兩京,劉秀開國時期就已經出現。
所以幾乎所有在東漢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物都是各大世家豪強的人。】
大秦始皇時期
始皇嬴政作為千古一帝,親手創立皇帝這個制度的人,隻聽天幕所講就可以預料到東漢皇權有多無力了,可是再聽到劉秀一個開國馬上皇帝,居然做不到政令出兩京,嬴政都有點難以置信,對皇權薄弱至此,始皇嬴政無力吐槽。
漢惠帝時期
呂後聽到劉秀想起他就是将自己從高廟移出的人,聽到劉秀為得到天下,靠世家豪強走捷徑,導緻東漢政令難出兩京,一個開國皇帝混成那樣也沒誰了,就這樣他怎麼好意思将自己從高廟移出的人!
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劉徹正處在一個真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他也難以想象要知道這不是王朝末年,皇權式微的時代,這血淋淋的事情是發生在馬上皇帝的開國時代,這本應該是皇權最強大的時代。
劉徹暴怒不已,大發雷霆:放肆!這些地方豪強膽敢這樣,這東漢居然從劉秀這開國皇帝開始就政令難出兩京,那東漢皇帝不就是一個吉祥物嗎?後輩無能啊!
經天幕盤點劉徹心中對地方豪強勢力充滿殺意,恨不得馬上除之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