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為宮女提供教育
永初四年(110年),鄧綏诏令中官近臣到東觀向許慎等人求學,受讀經傳,從而教授宮人,左右學習誦讀,早晚濟濟一堂。
“中官近臣”多是得寵于鄧太後的女官,也可能有男性宦官。她們受過專門培訓後向廣大宮女進行傳授,在鄧太後的大力提倡下形成了一個“左右習誦,朝夕濟濟”的學習氛圍,具有制度化女校教育的性質。其初衷是提高廣大宮廷女性文化素質,兼或為了選拔優秀的後宮管理人才。由于這所學堂創辦于永初年間,因而被稱為“永初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制度化女校。】
西漢惠帝元年
呂雉深受啟發:自己也可以如鄧綏那樣,自己雖因為天幕的盤點,從而知道接下來的事,可是助力她是不會嫌多的,比起那些本就深居高位,上一世在她死後還背叛的大臣們,自己親手提拔的人才不是更能令自己放心嗎?況且女子若因她能當官,女子則天然是她這邊的力量 ,這樣有利于加強自己的力量。
武周時期
武則天則是笑而不語,因為她也覺得鄧綏的做法是明智之舉,她也借鑒過鄧綏發明的"掖庭女史"制度,鄧綏發明的制度正是武則天開創"北門學士"的雛形。
【③廣建郡國學校
延平元年(106年),鄧綏采納尚敏“興廣學校”的建議,廣建郡國學校。同時讓公卿舉薦隐士大儒,鼓勵後生向學,特征李充為博士。
對于鄧綏讓近臣、宮女、貴族子弟都受教育,主播我認為在古代,鄧綏一個古人有這種無論男女、富貧、貴賤,都令之受教育的思想,那可謂是開明、先進。】
對于鄧綏重視教育,堅持有教無類的思想,實在讓大家打心底裡佩服。
【4.校書東觀,矯正文字
鄧綏從小就喜歡讀書,就算是成為太後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過,鄧綏這習慣怕不是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鄧綏就做到了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誦讀文獻,發現了不少文字謬誤,便于永初四年(110年)廣選儒者如劉珍、馬融等與五經博士許慎等共五十餘人,到東觀校對審核諸子傳記、百家藝術等,矯正脫漏和錯誤的文字,使得經書文本标準化,實現了對各經文本文字的校勘和統一,最終形成了東漢經文的标準讀本——蘭台漆書。
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系統地對五經文本的校勘,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校書運動,通過對散落的諸子百家文藝著作進行整理、校訂,使得這些文獻整齊脫誤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彌補了秦朝焚書令對文化帶來的創傷,同時使得經書文本标準化,實現了對各經文本文字的校勘和統一,對開啟民智、振興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