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疏彤當場定了一個和上次一樣時間的鬧鐘,力求葉煜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收拾好自己可以随時出發了。
其實她很想問葉煜能不能帶上她一起晨跑。
但先不說她起不起得來,以她的體力,要是把人家拖累在路上回不來,那丢的臉可就有點大了。
斟酌了一下,隻好作罷。
10點30準時熄燈後,四周陷入黑暗。鐘疏彤看着幾米外另一張床上隐約可見的凸起輪廓,又胡思亂想了一陣,随後漸漸沉入夢鄉…
…
第二天一大早,被鬧鐘叫醒的鐘疏彤撐起上半身看了看周圍,房間裡果然再次隻剩她自己了。
這次她沒多賴床,麻利地起身挑了一件喜歡的衛衣穿上,又快速去衛生間裡收拾好自己,就乖巧地坐在床邊等人了。
刷卡開門聲準時響起,葉煜快步走進房間,手上還提着一份早餐。
待點頭回複完标配的“你回來啦!”之後,她把早餐遞給剛從床上雀躍着站起來的人。
“這是?”鐘疏彤伸手接過來,面色有些遲疑。
葉煜随手把東西遞出去,走到沙發旁換衣服去了,聞言簡單解釋道:“酒店餐廳7點半才開始提供早餐,時間來不及。”
鐘疏彤受寵若驚,完全沒想過葉煜竟會細心地給自己帶早飯,原地呆滞了兩秒才問道:“啊,那你呢?”
“我吃過了。”
“哦哦哦好吧,謝謝你。”鐘疏彤臉上泛起明顯的笑意,重新坐下來打開手裡的紙袋,咬了口還熱騰騰的包子。
亮閃閃的眼睛忍不住微眯起來,真好吃啊。
…
晚些時候…
鐘疏彤一個人在展廳裡漫無目的地閑逛。
距離展廳開放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偌大的場館裡,每個角落都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做準備工作,隻有她一個閑散人員。
葉煜一進場館便被主動迎上來的主辦方工作人員接引到展廳後台去了。
至于鐘疏彤,工作人員看她和葉煜一起,還禮貌地問她要不要去貴賓休息室等待,被鐘疏彤婉拒了。
她想随便逛逛。
這不,逛着逛着她果然就找到了想找的東西。
…
每年9-11月不定期舉辦的北京國際建築設計周可以說是國内規模最大的建築設計盛會之一。自創立以來,每年都會吸引國内外的設計師們雲集于此,展示當代建築領域内優秀的作品,共同探讨全球前沿的設計理念和發展趨勢。
由于業界認可度很高,再加上觀衆中不乏各類大型開發商和投資平台的人,是以數量有限的展位便成了各大設計院、工作室趨之若鹭的争搶目标。
而除了這些商業性質較高的團體展位外,主辦方每年也會邀請一些國際知名或是能力頂尖的設計師,以個人或個人工作室的名義參展,以提升展覽質量,擴大影響力。
鐘疏彤走了好久才走馬觀花地逛出了團體展區。
這次展會的團體展全部設置在會展中心一樓的幾個大型展館内,而個人展則設置在場館另一側藝術中心二樓的各個小型展廳中。
鐘疏彤來到旋轉而上的樓梯跟前,邁步踏上台階。
相比起吵鬧的商業展區,這邊就顯得十分安靜,布展的工作也都已經完成。因為還沒開放進場,放眼望去,整片區域除了鐘疏彤就隻有個别房間裡還有兩三個零星的工作人員正在安靜地做最後調整。
她沒有去找指引圖,而是直接沿着參觀路線往裡走去。
前面三個展廳的主人都是真正聞名世界的建築師,作為建築系的學生,這些名字自然是耳熟能詳。
鐘疏彤不再如前面商業展區那樣隻是浮光掠影地随便看看,而是放慢腳步,一點一點地閱讀海報上的設計過程、設計理念,嘗試理解這些概念的意圖,亦或埋下身去認真觀察模型的空間構造。
能夠享譽全球的設計師,總是有他們極其過人的地方。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鐘疏彤便收獲了大學前面四年都不曾學到過的知識,還拍到了很多可以拿回去研究的手稿。
與網上查資料不同,雖然展覽的主人可能并未到場,但這些展廳裡,大到成品模型,小到概念草模,每一個設計、每一個展品、甚至連每一張照片都是由建築師本人親自挑選并配上文字,再由布展方規劃呈現出來的。
它們可以精準而直接地把設計者的思想傳達給觀衆。
葉煜說的不錯,這對她的設計幫助很大。
…
在鐘疏彤埋頭認真學習期間,場館于9:00準時開放,展廳内陸續出現了一些參觀的人,不過因為開幕論壇設置在大型場館那邊,所以這塊區域的人依舊不多。
鐘疏彤心滿意足地從第三個展廳走出來,接着擡眼便看到了她今早最大的目标。
樣式統一的展廳介紹挂在雪白的牆上,極具質感的介紹牌和明顯精心設計過的排版方式能看得出主辦方的用心。中間最顯眼的地方則是她一直在找尋的名字:葉煜Yenny Urrutia,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