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到這個時間節點,對翁紹來說是件幸運的事情。
上輩子的翁紹被流言蜚語影響,在高三最後的沖刺階段沒能好好複習,最終導緻高考失利,隻考上了京海市最末流的一所985高校。而他重生在清明節這天,雖然距離高考隻剩兩個多月,滿打滿算不到七十天;雖然重生前的翁紹已經有足足十年沒有碰過課本——他的腦袋早就被各種行業資訊和大數據塞滿了,沒有給十年前的高中知識留一點餘地。但翁紹的底子擺在那兒,即便是在倉促之間參加的二模考試,他的成績跟一模比起來,也就差了兩百多分。
這兩百多分的差距,大都是在語文和理綜三科上面。
畢業太久,一些需要全文背誦的語文課知識點,還有理綜三科的解題公式和化學分子式,翁紹早就忘光了。好在工作多年,翁紹的數學功底還沒落下,英語更是娴熟。因此兩個月的時間雖短,對于習慣了系統化複盤,以及快速吸收和掌握新鮮資訊的翁紹而言,也足夠了。
埋頭複習的時候,翁紹不免感謝二十年前的自己。十八歲的翁紹不管過得有多艱難狼狽,在學習的時候都一絲不苟,全情投入。他将各科筆記整理的井井有條、清晰明了,翁紹隻需要按照筆記中的知識體系和架構多複習幾遍,很快就将遺忘的知識點撿了起來。
于是在一個月後的三模考試中,翁紹的成績迅速攀升,年級排名再次回到了前五十。
這個成績要是想考京海大學,還差得有點遠。可翁紹卻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知道自己的複習思路沒錯,按照這個複習進度,他完全可以在高考前徹底掌握全部知識點。翁紹甚至還在複習期間,按照自己的輸入習慣,梳理出六個學科的思維導圖。
可視化的思維導圖比起條理清晰但純文字版的學科筆記,更加具備鮮明的記憶點,三位室友看了也都覺得獲益匪淺。于是在三模考試中,他們三個自然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成績下來後,三位室友一緻認為,他們得請翁紹吃飯。
翁紹知道,他們這麼做,不僅是想表達謝意,更是想要借助這個機會,讓翁紹吃點好的。高中三年,他們都是這麼做的。
不僅想要照顧翁紹,還要照顧翁紹的自尊心。
“我們是在交束脩。”蔣睿摟着張暢的肩膀,笑嘻嘻道:“這要是放在古代,我們三個是要交六禮的。”
所謂束脩六禮,就是肉幹、芹菜、龍眼幹、蓮子、紅棗和紅豆六種食物。
吃貨張暢聽着聽着就餓了,吞咽着口水提議道:“我們去吃粥底火鍋吧。”可以涮海鮮,還可以涮牛肉,熱氣騰騰的米粥能夠還原食材最鮮美的味道。張暢不敢多想,再想口水都要流成尼亞加拉瀑布了。
蔣睿好奇問道:“咱們市也有粥底火鍋?”
張暢:“有,我家新開的。可好吃了。”
張暢的母親是衡德人,嫁到這邊多年,因為思念家鄉美食,特地開了這家粥底火鍋店。
蔣睿和周銘京對視一眼,旋即看向翁紹。
翁紹雖然貪得無厭,但是口腹之欲不重。他對吃什麼都無所謂,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不像裴大少爺,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對擺盤都有要求。
意識到自己又在無意間想到了裴行則,翁紹微微一怔。他沒有把這點連蜻蜓點水都算不上的漣漪放在心上,隻是随口一笑:“我吃什麼都可以。”
“好耶,那就這麼說定了。”張暢舉起雙手,興緻勃勃地說道:“時間緊,任務重,我們打車過去吧。”
張暢家新開的粥底火鍋店離市一中隻有二十分鐘的車程,店面開在農貿市場旁邊。大概是因為店面剛開張的緣故,即便是晚上飯口時間,店裡客人也不是很多。
張暢一進門就直沖吧台,嘴裡大咧咧地嚷嚷道:“媽,我帶同學來吃飯啦!”
坐在吧台裡面,正拿着計算機算賬的趙明豔立刻擡頭:“你這個臭小子——”
話沒說完,視線掃過四人中的翁紹,臉色微微一變。
張暢立刻注意到了母親的異樣,但他沒有多問,隻是嬉皮笑臉地說道:“今天都有什麼好吃的?趕緊讓後廚上菜,我們吃完了,還得回學校上晚自習呢!”
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的高三學生,不僅被剝奪了周末的休息日,晚上自習都要上到十二點鐘。好在他們都快熬到頭了。